奋书文库,欢迎您!

关于某市共同缔造工作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浏览量:299     |      发布时间:2024-06-26

2022年9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试点工作的通知》。自共同缔造活动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我市按照**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坚持党建引领、试点先行、大胆探索、务实推进,使试点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2022年**共同缔造试点工作考核被评定为各县市区“一类”,获**市“以奖代补”考核奖励35万元。在2022年试点的基础上,2023年**又将试点工作推广到全市50个重点村(社区)。为进一步推动试点工作,调研组对我市开展共同缔造活动情况进行了调研,在总结经验、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期望对**共同缔造活动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有益参考。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注重统筹谋划,高位有力推动

我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共同缔造活动的开展,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市长任第一书记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市50个重点村(社区)推行“一个试点、一名市级领导挂帅、一个牵头部门包保、一个专班蹲点主抓、一套实施方案推进”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将共同缔造活动作为乡镇(街道)党(工)委工作重点,并纳入绩效考核,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市委书记**带头领办一个示范点,每个月听取一次工作汇报、开展一次实地督导,现场研究解决具体问题,推进工作落实。市委结合“乡村振兴”“五城同创”,从市直部门抽调152名干部组建50个试点驻村(社区)工作专班蹲点指导;在全市推广王义贞镇朱桥村“五微”工作法,探索建立“一会三制一基金”(建立村湾治理理事会,干与不干表决制、干多干少积分制、干好干坏评议制,成立乡村治理基金)机制;分层分类开展学习培训和经验交流活动,加强工作指导,例如烟店镇先后召开专题会议和开展培训16次,组织全镇干部观看共同缔造专题片,邀请市委党校教师作专题学习辅导,同时开展试点工作经验交流研讨会。自开展共同缔造试点工作以来,全市分层分类培训业务骨干2590余人次,分期分批组织党员干部到红安、麻城等地实地学习考察,学经验、

找差距、谈打算,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一系列举措推动了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注重党建引领,夯实组织基础

一是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以村(社区)换届为契机,着力选优配强试点村(社区)“两委”干部,目前50个试点村(社区)共有在编“两委”干部275人,其中党员223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173人,平均年龄44.53岁,35岁以下66人,干部队伍结构合理,干事创业能力较强。二是构建纵向组织体系。试点村(社区)结合实际,探索建立“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或“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体系,推动基层党组织拓展延伸。例如,孛畈镇月岭村设立3个党支部、6个党小组、6个党员中心户,辐射党员57名,服务群众525户。三是搭建协商共治议事平台。在党组织的引导和推动下,各试点村(社区)联系实际组建红白理事会、环境卫生理事会、治安巡逻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330余个,努力搭建协商共治议事平台,引导群众自发商定“村规民约”“党员公约”等规章制度,同时开展治安巡逻、矛盾调解、卫生扫除、志愿服务等活动,充分发挥群众的作用。

(三)注重宣传引导,着力营造氛围

各乡镇(街道)和试点村(社区)通过利用会议、电视广播、标语横幅和宣传专栏等多种形式加大开展共同缔造活动的宣传力度。例如,孛畈镇月岭村联村包户干部、驻村工作队员、村“两委”干部,通过利用党员大会、屋场院子会、视频短片、集中宣讲、常态化登门唠嗑拉家常等方式宣传走访,以建设美好幸福月岭为目标凝聚共识,调动村民投身共同缔造活动的积极性;王义贞镇朱桥村采取“专班遍访、屋场院子会、村湾夜话”等方式加强宣传,共召开屋场院子会、村湾夜话50余场次;府城街道、开发区在醒目位置拉宣传横幅、刷宣传标语1100余条,设置宣传专栏40余个,着力营造共同缔造活动浓厚氛围。市委宣传部牵头,市融媒体中心会同属地乡镇(街道)为第一批10个共同缔造试点村(社区)初步制作宣传短片4部,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开展共同缔造试点工作带来的新变化、取得的新成效、探索的新经验。

(四)注重因地制宜,分类系统推进

一是决策共谋聚民意。通过利用入户走访、会议座谈、网络通信等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共同商量村(社区)事务,研究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共办实事项目。例如,府城北正社区召开“四会一话”(“四方联动”会、屋场院子会、板凳会、亭子会、灯光夜话)100余场,征求居民意见近2000人次,收集意见建议500余条,为科学决策提供了充分依据。二是发展共建汇民力。各试点村(社区)以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整治为切入点,从群众反映集中的小事实事做起,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共建。例如,王义贞镇朱桥村从群众迫切希望解决的通村道路问题入手,打通1公里的断头路,使村塆到集镇的道路畅通无阻。另外,在工作中注重发挥党员、能人的带动效应,支持鼓励在外乡贤返乡创业、带头捐建。例如,烟店镇袁畈村的候长浩在村党支部的动员下,投资30余万元回乡建设塑料大棚,种植香菇42亩,先后带动8户群众发展产业种植,户均年增收6000余元。三是建设共管集民智。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环境卫生理事会、修塘打路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围绕村公共事务动员群众献策献力、齐抓共管。例如,接官乡长山村红白理事会积极履职尽责,成功劝阻大操大办婚丧嫁娶活动30余场,节约费用30余万元。四是效果共评听民声。改变以往工作好坏、表现优劣由上面说了算、干部说了算的做法,在项目建设、维护庭院环境、孝老爱亲等的评选中,让群众唱主角、当裁判。例如,赵棚镇双桥村由村干部带头,组织村民代表、学生等参加,先后入户开展环境卫生评选22次,并将评选结果在村内醒目位置张榜公示,对评选获优的农户给予一定的积分奖励,获得积分的农户可凭积分到村爱心超市兑换物资,有效解决了村庄环境脏乱差的问题。五是成果共享暖民心。不少村(社区)发动群众开展房前屋后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例如,王义贞镇朱桥村群众贡献青竹,由村里手艺人编制竹篱装扮各家小菜园,房前屋后整洁美观让人眼前一亮,今年1月被评为3A景区,村庄变景区,让群众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另外,有的村(社区)推行“爱心小课堂”帮扶计划,结对帮扶“三困生”(学困生、心困生、家困生)。例如,李店镇中心学校组织39名教师对36名“三困生”送教上门80余场次,让学生们感受到了温暖,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五)注重资源整合,建立完善经费保障机制

各村(社区)积极探索有效办法,加强对开展共同缔造活动的经费保障。一是专项资金奖一点。市委市政府和各乡镇(街道)建立“以奖代补”激励机制,对想干、愿干、干得好的村给予政策倾斜,引导基层和群众积极共建。截至目前,市直各有关部门共向第一批10个试点单位下发“以奖代补”共同缔造项目支持资金1516万元。二是发动群众和社会各界捐一点。打好乡情牌,通过发动群众捐、联系能人捐、争取单位捐等方式,解决村庄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问题。截至目前,全市50个试点村(社区)累计发动群众和社会各界捐款330余万元,有效缓解了资金困难。三是鼓励群众投工投劳省一点。例如,王义贞镇朱桥村在试点建设中,每天有10余名群众主动当“小工”,共节省建设资金10余万元。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工作进展不平衡,形式主义和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

从调查情况来看,府城街道办事处、烟店镇、王义贞镇等乡镇(街道)试点工作抓得较好,成效较明显。但有的乡镇“两委”班子能力较弱,且经济基础较差,工作进展相对较慢。少数干部对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把握不全面、不准确,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应付上级检查,导致试点工作走过场。少数村(社区)干部存在“等、靠、要”思想,工作被动应付,主动性、创造性不够,破解难题的办法不多,导致有些试点项目建设进度较慢、效果不好。

(二)群众内生动力不足,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

一是群众参与没有做到全覆盖。大多试点村(社区)居家群众不多,且多为“三留守”(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人员,由于身体状况和个人能力等多方面原因,他们关心个人生活的多,关心村(社区)未来发展、参与缔造项目策划实施的少,提出问题的多,帮忙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少。例如,接官乡长山村试点单位台子湾共有户籍人口142人,长期居家51人,居家人口仅占户籍人口的35.9%,外出人员有的常年在外务工,有的随子女在外地生活,没有固定联系方式,与村里联系沟通少,参与共同缔造活动难。二是少数干部在组织发动群众方面缺乏耐心、角色定位不准确。这些干部推动工作依靠惯性思维,把共同缔造视为一项短期活动,工作方法简单。有的为了完成上级任务急于求成,甚至越俎代庖“为民做主”,没有真正发动群众,导致出现了干部干、群众看和一部分人在干、一部分人在看、还有一部分人在捣乱的现象。三是共同缔造项目选择不够科学。有的村(社区)盲目服从上级指示,一哄而上,导致有的项目费钱、费时、费力,最终结果却半途而废,成为“半拉子”民怨工程。还有的项目由于没有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在没有形成共识的情况下就启动,致使有的群众觉得个人意见没有得到尊重,而有的群众觉得没有从中得到实惠,从而削弱了他们参与共同缔造活动的积极性。

(三)村集体经济薄弱,资金保障亟待加强

有的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主要靠出租荒山、荒坡、林地、水面等集体资源和光伏发电,收入来源不多。而集体经营项目数量少、市场竞争力差,实现产业化发展、规模化经营难度较大,导致联农、带农、富农效应不明显。目前50个试点村(社区)集体经济年收入5万元以下的有16个,5到10万元的有11个,10到20万元的有11个,20万元以上的只有12个,分别占试点村总数的32%、22%、22%、24%,村(社区)集体经济薄弱、无钱办事的问题比较突出。近年来,市乡两级加大了“以奖代补”力度,截至2023年11月底,第一批10个试点村(社区)共申报“以奖代补”项目86个,获批26个,下发金额1516万元。其中,未获批项目占比达69.8%。在已获批项目中,府城北正社区粮机片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及生活垃圾分类示范项目下发资金达1178万元,占全市已获批项目获取总金额的77.7%。在已获批下发资金中,省、**市级“以奖代补”金额占绝大部分,地方“以奖代补”金额占比较少,激励作用发挥不充分。

(四)配套改革不到位,外部环境有待优化

一是缺乏时间精力办事。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积极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但不少村(社区)干部反映,各种检查考核、调研评选和材料报表依然很多,平时疲于应付上述事务,很少有时间、有精力沉下身来走访群众。二是缺乏权力管事。少数市直部门把责任事务下放到乡镇(街道)基层,但权力没有下放,村(社区)干部责任大、任务重、权力小,权责不对等,有的事管不了、不能做。近几年各乡镇有很多乡村振兴项目,由于建设项目实行政府招标采购制度,绝大多数项目由中标公司施工队负责施工建设,村(社区)党员群众无法参与其中。三是缺乏干劲做事。有的乡镇(街道)对村(社区)干部工作的考核办法实行一刀切,没有充分考虑不同村(社区)的发展状况存在差异等实际情况,挫伤了部分村(社区)干部的积极性。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做好规划统筹,夯实工作基础

要坚持规划先行,合理布局选点。进一步修编完善以中心村为重点的村庄规划,明确哪些村保留、哪些村合并,要多选择保留村和中心村开展共同缔造试点工作。对于人口基数小、人口数量逐渐减少的村,能搬则搬,能合则合,不能搬、不能合的谨慎考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启动,防止前建后废,避免公共资源的浪费。当前乡镇(街道)事务繁杂,要抓好统筹谋划,把共同缔造与乡村振兴、主题教育“四下基层”、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等各项活动结合起来,整合领导力量、社会资源、项目资金,通盘考虑、一体推进,提高工作效率,防止各自为政、单打独斗、顾此失彼。

(二)抓住四个关键,激发群众参与活力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培育群众的共同意识。共同缔造的核心在于共同,要善于从差异中寻找最大公约数,而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就是最大公约数。要加强宣传引导,增强针对性、灵活性,做到全覆盖、经常化,特别是要关注在外务工人员等重点群体。要通过利用广播电视、标语横幅、宣传专栏等方式广泛宣传,组建村民“微信群”“QQ群”,强化域内所有人员经常性沟通交流;经常召开群众会议、开展各项集体活动,提升群众对建设共同家园的责任感,着力培育群众共同创造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的意识,真正变“你、我、他”为“我们”。

二是从小处着眼,选好共建项目。共同缔造以项目为载体,在项目的选择上,要从小处着眼。首先是小范围。选择项目应注重联系实际,可以从村塆、小区楼栋做起,涉及人员相对较少,居住集中,容易形成共识,便于组织实施。其次是小事情。要从改善村民房前屋后的人居环境的小事做起,从群众最关心的身边小事做起,由小到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切忌脱离实际、好高骛远、急功近利。最后是小人物。小人物也可以成为巨大的建设力量,在共同缔造活动中要重视小人物,特别是弱势、困难群体,要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重视他们的诉求,引导他们参与建设管理,让他们在项目建设中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凝聚共同缔造合力。

三是实现组织网络全覆盖、群众全过程参与。共同缔造只有将群众组织起来才能形成强大合力。要解决党组织覆盖不全面、群众组织辐射不到边的问题。通过“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和“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体系,真正实现党组织全覆盖,服务群众零距离。群众组织建设要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不搞千篇一律,做到组织围绕问题建、群众围绕组织转。要坚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把每一名群众都纳入一个相应的组织,以发挥其作用。在开展共同缔造活动中,“五共”(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相互因果、彼此联系。村(社区)两委干部要切实转换角色,当好组织者、引领者、服务者,发动群众全程参与共同缔造活动,不能怕麻烦、图省心,要鼓励、引导群众参与其中的一两个环节。群众只有在一起讨论某件事情,共同参与规划建设后,才会觉得这是自己的事情,才会愿意共同去做这件事情,并积极参与评议,推动工作不断朝好的方向发展。只有真正享受到共同缔造的成果后,群众参与共同缔造的热情才能被真正激发。

四是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扩大活动成果。共同缔造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总结经验,并将之形成为可推广的制度,进而推动共同缔造活动深入开展。当前,要建立完善的民意收集反馈制度、民主议事决策制度、民主评议制度、公共事务认管制度、资金筹措管理制度、积分奖励制度、公示通报制度。共同缔造重在激励,要积极推行积分奖励制度,落实积分兑换,让群众得实惠,利用“小积分”推动大治理。要大力推广先进通报表扬制度,通过宣传身边先进典型,让群众可学、可比、可赶,鼓励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激发群众共同建设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的内生动力。

(三)夯实经济基础,强化基本保障

一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深化共同缔造活动离不开繁荣的集体经济做支撑。要积极推广烟店村模式、朱桥村模式和团山村模式,构建“村(社区)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联结机制,将“四荒”(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空闲房屋等闲置资源盘活利用,使资源变资产,增加村(社区)集体和群众财产性收入。积极探索“村村联合”“村(社)企联合”发展模式,整合连片资源,促进共同发展。对产业聚集度较高、发展类型相近的项目,采取“乡域整合、集中使用、股份合作、利益共享”的方式,对项目资金进行整合,抱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二是坚持多元投入。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实行多元投入,如项目资金整一点、专项资金奖一点、乡镇(街道)补一点、联系单位帮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等,以解决项目建设资金不足难题。

三是做好“以奖代补”文章。要多向省、**市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把全市共同缔造“以奖代补”项目的蛋糕做大。要完善“以奖代补”制度,进一步细化具体办法,明确奖补范围和奖补标准,规范奖补程序,发挥“以奖代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学习借鉴广东云浮经验,对于竞争性建设项目,由市委、市政府统筹,不搞平均分配。首先是实行村(社区)与村(社区)竞争。奖补扶持资金优先安排给党支部核心作用明显、群众参与程度高的村(社区),以先进带后进。其次是在村(社区)内实行自然塆(小区楼栋)与自然塆(小区楼栋)竞争。“以奖代补”建设项目优先安排给积极支持村(社区)工作、乡贤积极筹措资金、群众参与程度高、投工投劳人数多的自然塆(小区楼栋),用先干先得、谁干谁得的鲜活事例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最后是在项目建设中实行施工主体与施工主体竞争。“以奖代补”建设项目优先安排给施工质量好、群众认可度高、自带资金多的本地施工队。

(四)改革完善工作机制,优化外部环境

一是深化制度改革。要深化项目建设招标审批制度改革,通过简化审批流程,改革管理办法,给基层更多自主权,方便群众参与,提高建设效率。如针对村(社区)内道路、池塘驳岸、文化广场、人居环境等小微项目建设,可由村(社区)理事会组织本村(社区)半专业施工队在有关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施工,鼓励村民义务投工投劳参与共建;对于村史馆、乡村旅游驿站等技术含量较高的项目,可由村委会作为甲方,遴选专业施工队施工,村民象征性按工计酬参与建设,既调动了村委会和群众两方面的积极性,又节省了建设成本。要完善干部考核制度。根据各村(社区)发展定位和实际情况实行分类考核,不搞一刀切,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激励各村(社区)推动共同缔造深入开展。

二是为基层减负赋能。要加大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整治力度,减少不必要的考核达标评选,转变工作方式,鼓励各级干部多深入村(社区)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为村(社区)工作营造宽松的环境。同时,制定完善《村(社区)服务管理事项清单》,明确需要村(社区)协助政府完成的工作事项、不应由村(社区)承担的工作事项等内容,厘清村(社区)的权责,并按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扎实推动“三下沉”工作,把项目、资金、服务向城乡基层倾斜,切实为村(社区)减负赋能,破解基层面临的权力小、责任大、资源少的治理困境,真正实现基层有权办事、有钱办事、有劲办事,进而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

点赞:

收藏: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