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261 | 发布时间:2024-04-01
村干部是农村各项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其综合素质、工作能力和责任心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能否取得实效。当前,随着我县新农村建设和扶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对村级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切实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村干部队伍素质,充分调动村干部队伍工作的积极性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村干部队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加速器”作用。近年来,我县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积极争取和筹集资金,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现了村村通硬化路面,水利条件大幅改善,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培植了一大批种养、加工、营销大户,特别是各类专业合作社应运而起,繁荣了农村经济,推动了农村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广大村干部的助推作用。
(二)“稳压器”作用。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在责任包保、矛盾化解、特殊群体稳控等方面积极作为。应对农村改革发展形势,将工作职能转到服务人民群众、服务事业发展上,积极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解决了群众各方面的实际困难。
(三)“传导器”作用。近些年是农村改革的攻坚阶段,农村养老保险体制改革、乡村治理机制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改革接踵而至。面对改革的艰巨任务,我县广大农村干部紧跟上级的改革部署,顾全大局,服务中心,把改革的政策讲解、宣传到了最基层,把改革的举措落实、执行到了最基层。农村各项改革推进过程比较顺利,成效比较突出,除了改革本身的正确性外,也与广大农村干部卓有成效的工作是密不可分。
二、村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对村级干部提出的新要求,我县村级干部队伍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部分村干部思想观念较落后,开拓意识不强。村干部领导班子成员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思想不够解放。缺少“敢闯、敢冒、敢试”的勇气,缺少开拓和开放意识,不敢涉足新领域,接受新事物,运用新科技,发展新产业而是老守田园,安于现状,上边逼一逼,下边动一动,缺少带领群众致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本领和驾驭市场、把握展机遇的眼光和能力。
(二)部分村干部的自身素质不高,工作能力不足。主要是政策水平偏低,对党在农村的政策学习不够、领会不深,宣传贯彻不到位,导致一些群众不理解、不支持;驾驭市场经济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不强;科技素质不高,推广应用新技术、组织和服务农业产业化的能力较差;不少村干部遭遇“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的难题;既没有发展集体经济本领,又缺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办法,村级集体积累薄弱,农民增收缓慢,难以适应飞速发展的农村改革形势需要。
(三)部分村干部民主意识不强,村务公开不够。有的村干部不能牢固树立全心全意地为农民服务的宗旨,不是把村务公开当成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促进农村和谐发展、融洽干群关系的必要举措来加以落实,而是把其作为一种应付形式,被动性地、甚至不情愿地操作,因而出现了不公开、半公开、假公开等问题。
(四)少数村干部团结意识缺乏,存在“内耗”现象。少数村支部软弱涣散,凝聚力、吸引力、战斗力不强。少数村干部心思没有用在团结协调带领村民致富上,而是用在搞家族、宗派、小团体利益上。有些村两委之间工作不协调,尤其是村书记和主任之间矛盾时有发生,表现在工作上相互扯皮,工作任务不能按时完成,群众反映的问题久拖不决,领导班子整体功能不强。
(五)村干部队伍来源缺乏,出现后继乏人问题。随着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的流动日趋活跃,大批农村有文化的青年转向城市、城镇,在城市、城镇安家落户,选拔年轻干部的余地越来越小。另外,在广大农村,大量的优秀人才通过考取大中专院校输送出去,回到农村的几乎为零。由于青年特别是青年人才的流失影响了农村干部、党员队伍的“输送新鲜血”,造成一些地方出现村干部难培养、难选拔,队伍建设后继乏人的现象。许多村的村干部换来换去还是老面孔,村干部队伍缺少活力和战斗力。
三、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一)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选好配强村干部队伍。全面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一要选好配强村级班子。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党员行不行,就看带头人。要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人,把那些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而又能共事、不出事的人,选进村干部领导班子中来,尤其是要选好配强党支部书记,充分发挥其“领头雁”作用。积极推行村党组织书记与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的领导模式,大力精减村组干部职数。二要多渠道选拔人才。一些地方面向社会公开选聘村干部的做法,改变了过去村干部只能从本村产生的传统模式,为基层干部队伍注入了活力。应积极借鉴这方面的做法和经验,逐步形成一种灵活、务实的选人用人制度,切实从农村致富能手、复退军人、回乡青年以及乡镇企业职工、专业协会负责人中选拔一批优秀人才充实到村干部队伍中。特别是要着力选拔那些有思想,有爱心,有敢于突破改革瓶颈的农村青年充实村级干部队伍。三要做好选派干部到村任职工作。要加大选派机关干部到农村任职工作力度,确保贫困村、后进村以及本村难以产生合适村干部人选的村都有机关干部帮助指导工作,切实通过人力资源的倾斜带动其他资源向农村倾斜。要注意把干部驻村与部门包村结合起来,可将县直县属副科级以上单位分别对接帮扶不同的行政村,并选派责任心强,能力素质高的机关党员干部到村任第一支书。对接帮扶时间应在5年以上,并明确具体工作目标和任务。四要强化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锻炼。要建立以农村优秀人才为主体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信息库,建档立卡,实行动态管理,确保可以及时向村级组织补充新鲜血液。要通过推行助理制、项目负责制、连片包户制等形式,给后备干部交任务、压担子,在实践工作中培养锻炼后备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同时要储备一批35岁左右的优秀正职村后备干部,特别要注重村女干部的培养和使用。
(二)不断加强教育培训,努力提高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一是按照分级分类、条块结合、全员培训的原则,构建干部培训网络,以政治理论、农村实用技术、农村政策法规、村级财务管理等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按照“实际、实用,有实效”和“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切实提高镇村干部的理论素养。实施走出去的培训方式,组织村干部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更新观念。达到增长见识、拓宽思路、助推发展的效果。
二是实施专题培训,针对农村实际情况,结合产业发展特色、村级组织建设、社会热点等问题聘请有关专家进行专业培训,通过招商引资企业、科技示范支撑型项目的现场培训,实施科技带动战略。结合远程教育工程,建立“管用结合”长效机制,为镇村干部经常性系统地进行理论和知识技能学习创造条件。
三是提高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双带”能力。积极引导村党支部书记采取项目带动、基地带动、组建农村产业协会等形式,主动领办致富项目,创办科技示范基地等,发挥传帮带作用,打造党群致富共同体,打造地区知名品牌、发展规模产业、引领党员群众共同致富,形成了“头雁领飞、群雁齐飞”的局面。
(三)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切实转变村干部的工作作风。一是要规范民主管理方式。建立健全党组织和村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实行集体领导和民主决策。要强化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的职能,完善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用规范的制度对会议组织形式、决策范围、决策程序作出具体明确的界定。特别是在执行“一事一议”制度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严格履行程序,防止村级主要干部搞“一言堂”。二是落实好民主监督制度。要严格实现村务公开,进一步明确公开的内容、方法和途径,做到内容、时间、形式、制度“四统一”,突出解决不公开、假公开、公开质量不高的问题,从而增加村务工作的透明度。同时要认真执行党内民主生活会等党内监督制度,完善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日常监督措施,进一步规范农村基层干部的行为。
(四)完善各种管理制度,规范村干部的行为。一是建立“三评”制度。对农村基层干部每年都进行一次自我评价、群众评议、组织考评,将“三评”结果记入个人档案,并与升降奖惩挂钩。对群众公认的优秀村干部,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群众意见较大的村干部要进行谈话诫勉;对评议合格率偏低的村干部要进行调整或免职;对评议满意度偏低的村“两委”班子要及时进行整顿。二是建立和完善村主职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各乡镇要对村主职干部每届任期内的实绩和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作出客观公正的审核评价。审计结果要向党员、群众公开。三是完善村级组织运行规则。要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和落实好以民主生活会、“三会一课”、财务管理等制度规定,完善村级组织运行规则,用制度、规则、约束和规范村干部的行为,保证村级组织正常、有序运转。
(五)健全保障机制,激发村干部队伍活力。一是建立和完善目标考核机制。乡镇财政要安排专项奖励基金,实行年初订计划、年终评结果,奖惩分明,增强村干部的工作主动性和紧迫感。二是完善经济保障机制。在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基础上,相应提高村干部的经济待遇。要积极探索村干部规范化管理的新路子,建立健全工资、奖金分配机制,由县级财政拨款、乡镇财政补贴和村级集体收入等多方面进行保证。三是建立政治保障机制。建议在今后公开招考录用乡镇公务员时,尽可能多安排一些名额给村干部,择优录用30岁以上40岁以下、高中以上学历、三年以上职历的优秀村干部。要大力宣传推介和表彰优秀村干部,把政治激励、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村干部经济上有甜头,政治上有奔头,工作上有劲头。四是健全监督约束机制。要始终坚持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的原则,根据转变职能和领导方式、工作作风的总要求,制定村干部履行职责行为、个人经济和生活行为规范。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