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398 | 发布时间:2023-06-13
第一篇
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学习心得
(1100字)
近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他强调,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塑造着中华民族的精气神。乡 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 又是乡 村振兴工作的应有之义, 我们应保持文化自信、 始终服务为民、 不断推陈出新, 让传统文化“土” 露精彩!
在文化剖面上立“信”, 增进对传统乡土文化的认同感。
乡土文化是人民在长期历史生产生活实践中积淀而成, 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主脉, 具有浓郁乡 土气息和强烈人文色彩,在中国革命、 建设、 改革的伟大实践历史时期, 不同程度推动着中华文明向前发展。 悠久的文明历史长河中孕育了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的乡 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 最深沉、 最持久的力量。 文化如水, 润物无声。 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是现代文明的创造力所在, 是推动中华民族“强国复兴” 的“智慧宝库”。 当前,我们有资源、 有条件、 有底气立足既有文明, 因时推陈出新、打造特色文化, 激发广大民众投身乡 村建设、 乡 村治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在文化走向上为“民”, 增添以人民为中心的烟火气。
乡土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民族性与独特性。 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都提出了 新要求, 要始终聚焦民众的文化需求, 扎根群众、 贴近生活, 对乡 土文化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 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一切成就都归功于人民, 一切荣耀都归属于人民。 在深入挖掘开发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主体地位, 相关部门应强化指导督促, 细心挖掘并精心培育好一批有情怀、 有担当、 有创新思维的乡 土文化“传承人”,让乡 土文化反哺乡 村、 滋养群众, 不断提振民众“精气神”、给广大群众“充电”“富脑”, 让“时代记忆” 与“生活点滴”厚植文化根脉, 让文化的韵味“阳光普照”, 照进人民群众的心田。
在文化发展上出“新”, 增强与时代同频共振的生命力。
立足本土传承的基础上, 要结合时代推陈出新, 不断激发乡 土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注重保护好传统乡 村农耕文化,打造区域专属乡 土文化“老字号”, 通过农旅、 文旅融合等方式将本土文化传播出去, 丰富传统民居、 文物古迹、 田园景观、 民族节日、 民族工艺、 民俗风情等特色文化底蕴, 并巧妙融合时代科技元素加以创新, 提升文化发展生命力与吸引力。 利用线上“平台+直播” 和线下“现场研学+沉浸体验”的传播模式, 全面提升乡 土文化传播效能, 让文化传承“火起来”、 文化消费“热起来”。 同时, 开展“村史馆”“村晚”“群艺会”“戏曲下乡 入户 ” 等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 推动形成优良家风、 淳朴民风与和谐乡 风, 培育新时代农村文明新风尚, 奋力谱写现代乡 土文明新篇章。
第二篇
学习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心得感悟
(1400字)
近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 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 广大党员干部要争做学史爱史护史扬史的排头兵, 全面深入了解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在弘扬历史文化的过程中摸索规律找准时代发展密码, 激荡砥砺前行的奋进力量, 让“中华文明之光"照亮"民族复兴之路”。
在“溯本追源” 中铸牢民族复兴之“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 记载了 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 进行的理性思维、 创造的文化成果, 反映了 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 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才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厚植根基、 站稳脚跟。 今天,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 标, 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 有能力实现这个目 标。 广大党员干部要全面深入学习了 解掌握中国文化发展史, 坚持在“溯本追源”中铸牢民族复兴之“魂”, 坚守中国道路深厚的文化底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自信, 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 政治领悟力、 政治执行力, 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同心同德, 同向同行, 奋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行稳致远。
在“借古鉴今” 中提振民族复兴之“气”。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 文明博大。 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 中华民族虽然遇到过无数艰难困苦, 但都挺过来了 、 走过来了 ,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 生生不息提供了 强大精神支撑。 当前, 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 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在实践中大胆探索, 前方势必还有数不胜数的“娄山关” 和“腊子口 ”。 广大党员干部要自 觉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 骨气、 底气, 坚持在“借古鉴今” 中提振民族复兴之“气”, 从历史中汲取民族血脉中所蕴含的开拓创新、 与时俱进、 自强不息、爱国敬业等精神力量, 厚植文化自信、 凝聚民族合力, 并将之升华为击退万险、 踏浪前行的攻坚力量, 以史为鉴、 古为今用、 察往知来,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在“继往开来” 中绽放民族复兴之“花”。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 善于继承才能不断创新。 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 也不是盲目 排外, 而是坚持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辩证取舍、 推陈出新, 在继承中发展、 在发展中继承, 以古人之规矩, 开自己之生面, 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广大党员干部要强化保护好、 传承好历史文化就是对历史负责、 对人民负责的意识, 与时代同频, 与发展共振, 对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多一份尊重, 多一份敬畏,多一份珍惜、 多一份思考, 在时代巨浪、 历史长河中汲取精神滋养、 坚定传承信心, 以开放的胸怀、 探索的勇气, 古为今用、 推陈出新, 坚持将历史与现代交织、 新潮与古韵碰撞、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结, 创造出更多更好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 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越时空、 历久弥新, 焕发生动与光彩,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花开遍地、 香满华夏。
第三篇
学习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700字)
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悠久灿烂,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创造了 举世瞩目 的文化瑰宝。 随着时代的发展, 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推陈出新, 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 进一步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创新是一个民族永恒的动力。
作为美术工作者, 我们只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中国文化源远流长,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才能用自己的才思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 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 从根本上决定了 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 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 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 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 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 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 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 距今约 3600 多年的历史。 从那龟甲兽骨上很显稚气的原始文字, 到金文、篆文的圆润繁复的字形, 再到隶草行楷那或飘逸如画、 或沉稳庄重、 或含蓄内敛、 或个性飞扬, 时代的需求, 让汉字历久弥新, 生生不息。 同时, 也突显出中华文明具有的创新性,显示出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 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 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 勇 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 让我们认真学习 领会习 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 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 坚持守正创新, 担负起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 建设文化强国、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使命,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主动、 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
第四篇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学习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1200字)
近日,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 建设文化强国、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这是习 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要求, 指明的新方向。 广大青年干部要在“真学”“真懂”“真信” 中激发文化自信自强的生命力, 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真“学” 上下足功夫, 让文化自 信“活起来”。 树高千尺有根, 水流万里有源。 对于中华文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都有着深邃的思考:“如
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 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 如果不是中国特色, 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从北京故宫, 到陕西西安博物院; 从甘肃敦煌莫高窟, 到河南安阳殷墟; 从承德避暑山庄, 到大运河扬州段……党的十八大以来, 带着对中华文明的深沉思索, 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足迹” 遍及全国。 广大青年干部要掌握“善学习” 的本领,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 观点、 方法观察分析问题, 积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深度挖掘中华文明的精华, 在向传统学习中坚定历史自信, 在向经典学习中坚定文化自信, 自觉用中华传统文化培根铸魂、 启智润心, 从“活起来” 中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真“懂” 上下细功夫, 让文化自 信“火起来”。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这次座谈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第二个结合”, 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 理论、 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 信、 文化自 信达到了 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 新高度。 广大青年干部要在真“信” 上下功夫,要深刻领会其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 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特质, 在传承守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做到以“文” 笃信、 以“文” 笃行, 要自觉抵制西方“普世价值” 等错误思潮的侵袭, 时刻保持清醒头脑, 敢于斗争、 敢于亮剑, 做到真信笃信, 让文化自信的种子根植于心, 势在必行。
真“信” 上下实功夫, 让文化自 信“传起来”。 中华文明蕴含“世界大同, 天下一家” 的天下观, 倡导“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 讲求“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走过
漫漫长路, 踏上新的征程, 我们应当如何担当起新的文化使命,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 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对此,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 三点要求: 坚定文化自信、 秉持开放包容、 坚持守正创新。 广大青年干部要在真“信” 上下功夫, 自觉处理自身与外部世界文明的关系, 树牢“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 的理念思维, 要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独有价值内涵, 不断厚植文化自信的历史根脉,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要积极敞开胸怀, 在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勾画出超越差异分歧的价值“同心圆”,让文化自信之花在华夏大地“灼灼其华”。
第五篇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学习心得
(1000字)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体现了坚定的文化自信、高度的文化自觉,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文化使命,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要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两个结合”进行深入阐释,明确指出‘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两个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
二要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总结中华文明具有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个突出特性,为我们传承好发展好中华文明注入了固本培元的思想力量。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需要不断从中华文明中汲取素材、提炼精髓,深刻领悟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
三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既是基础性的资源,也是现实的发展动力。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吧主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坚持学以致用,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各项战略部署,坚定文化自信自强,笃行不怠、锐意创新,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第六篇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发展重要讲话的体会
(700字)
习近平总书记6月2日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这五个突出特性,从根本上把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区别开来,是对中华文明的新总结、新概括,也是马克思主义文明学说的新创造、新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
中华文明在内蒙古自治区有着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凝结和表现。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发展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文艺、文化理论家和评论工作者要加强研究、阐释、评论,坚持学以致用,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各项战略部署,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努力为把内蒙古自治区建设成文化强区而不懈努力。
第七篇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发展重要讲话的体会
(3200字)
习近平总书记于 6 月 2 日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创造性地提出并回答了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命题及实现路径, 彰显了 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是新时代新征程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光辉文献。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是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内在需要, 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必然要求, 是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文化形态, 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主体内容。
全面深入了 解中 华文明历史是建设中 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前提。 习 近平总书记强调,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只有全面深入了 解中华文明的历史, 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传承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没有传承就没有发展, 而发展是最好的传承。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全面深入的了解, 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概括提炼具有鲜明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的特质特性和标识符号, 以更好地用于现代社会、 更好地融入现代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方面为全党做出了 光辉典范, 如在 2014 年 10 月亲自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 总书记对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 概括为崇仁爱、 重民本、 守诚信、 讲辩证、 尚和合、 求大同等思想, 以及自强不息、 敬业乐群、 扶正扬善、 扶危济困、 见义勇为、 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 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 民为邦本、 为政以德、 革故鼎新、 任人唯贤、 天人合一、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讲信修睦、 亲仁善邻等, 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 天下观、 社会观、 道德观的重要体现, 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 今天, 中华民族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 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伟大复兴的目标, 同时也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 更为艰苦的努力, 需要更强大的精神力 量来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的关键时刻, 总书记又一次强调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的重大意义, 进一步概括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 创新性、统一性、 包容性、 和平性等五大突出特性, 并告诉世人正因为这五个突出特性根本上决定了 为什么中国坚定不移走自己的道路、 为什么中华民族具备进取精神和无畏品格、 为什么中华民族自古追求国家坚强统一、 为什么中华文化拥有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为什么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深刻道理, 以及理解古代中国、 现代中国和未来中国的文化密码, 是对中华优秀文化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的又一科学概括和提炼, 是对中国之问、 世界之问、 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又一深刻回答, 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和世界意义。
推进“两个结合” 特别是第二个结合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两个结合” 的重大命题,
开创了 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新格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两个结合” 的重大意义、 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进行了 科学的阐述,强调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 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 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 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 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进一步指明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这次重要讲话中, 总书记进一步强调“两个结合” 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 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并特别对第二个结合做出了 更加深入系统、 精辟深刻的阐述, 指出“结合” 的前提是彼此契合,马 克思主义和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结合” 的结果是互相成就, 造就了 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 让经由“结合” 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结合” 筑牢了 道路根基, 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 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 拓展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 “结合” 打开了 创新空间, 让我们掌握了 思想和文化主动, 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 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 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结合” 巩固了 文化主体性, 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 这五个方面的阐述, 前所未有地提升了 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科学描绘了 属于新时代特有的新文化形态, 丰富和发展了 党的创新理论, 必将极大地激发亿万人民文化创造的积极性,投入到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坚持独立自主、 开放包容、 守正创新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方针。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 建设文化强国、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要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秉持开放包容, 坚持守正创新, 这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应坚持的重大方针原则。 作为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蕴含着“中华民族” 和“现代” 两个基本属性, 而这两个基本属性决定了 其实现过程必须坚持独立自主、 以我为主, 同时要坚持开放包容、 守正创新, 积极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文化建设中的具体体现, 也符合人类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 独立自 主, 就要坚定文化自 信,坚信自身文化的深厚底蕴、 独特价值和时代创造力,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当代实践, 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 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开放包容, 就要以开放包容的思维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科学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 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守正创新, 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坚持不忘本来、 吸收外来、 面向未来, 不断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 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 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 展示出来, 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 着力打造政治性强、 内涵丰富、意蕴厚重、 接受度高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 着力打造具有中华文化底蕴、 汲取各民族文化营养、 融合现代文明的书籍、舞台艺术作品、 影视作品、 美术作品, 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 度续历史文脉、 谱写当代华章。
习近平总书 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是推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伟大实践的行动指南。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贯穿融通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过程, 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 思想家、 战略家的非凡理论勇气、 卓越政治智慧、 强烈使命担当, 围绕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发表了 一系列重要论述, 提出了 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形成了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 这一重要思想, 涵盖宣传思想工作各领域各方面, 深刻阐明宣传思想工作的地位作用、 目 标任务、 职责使命、 实践要求, 形成了 科学完备、 逻辑严密的思想和工作指导体系。党的二十大全面规划部署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内的文化建设重点任务, 吹响了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奋进号角。 而总书记这次重要讲话, 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 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 全面系统深入阐述,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 习近平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 为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特别是做好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指明了 前进方向、 提供了 根本遵循。 实践中一定要把学习 总书记这次重要讲话精神与学习 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结合起来、 贯通起来, 做到全面系统完整地学习 把握、贯彻落实,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引, 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奋力铸就中华民族文化新辉煌。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