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211 | 发布时间:2023-10-28
第一篇:在全市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我区切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四治工程”作为主要抓手,以强化组织建设、充实治理力量、提升服务质效为有效路径,推动基层治理产生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扎牢组织根系,凝聚基层治理合力。我区注重固本强基,一以贯之抓实组织建设,着力构建体系、打牢阵地、建强队伍,推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与治理体系有效融合,持续筑牢基层治理“红色堡垒”。织密严的组织体系。制定出台《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四治工程”实施方案》,推动落实“网格微治”“赋能善治”“多元共治”“护航协治”四项工程,全面夯实基层治理基础,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成立区交通运输行业、互联网行业、外卖送餐行业、快递行业等4个行业党委,打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四新四强”8个产业链(集群)党委,以党建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推广基层党建提质增效评价体系,分层分类评定基准型、创新型、示范型党支部,通过开展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互学互查,全面提升支部建设质量。建设优的党建阵地。完成开发区和9个镇(街道)党建工作指导站全方位布局、127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全覆盖设立,形成了安镇街道、羊尖镇等市级五星级基层党建工作指导站,每月发布党建阵地活动安排,推动“大门常开、场所常用、活动常办、服务常抓、群众常来”。建成全省首个网约车司机党群服务“e”站和全市首家区级“道路货运行业党群服务中心”,深化小蜜蜂驿站“双优”提升行动,累计打造小蜜蜂驿站79个、综合型驿站29个、司机驿站8个,打通服务新就业群体“最后一公里”。依托红豆集团、上药控股、英特派等企业党建馆、东亭党建主题公园、春雷党建公园等,构建“颜值高、品质好、人气旺”的阵地体系,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党群服务圈”。建设强的干部队伍。聚焦村(社区)书记队伍,健全“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共培育“五有五强”型书记105名,省“百名示范”村(社区)书记1名、“千名领先”村(社区)书记16名,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生动局面。建立村(社区)干部队伍示范培训、常态轮训机制,举办小班化、专题式的专题培训等,精准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实施优秀年轻干部“雏雁计划”,遴选村(社区)“两委”后备人才288名、优秀年轻干部“雏雁”队伍151名,蓄足“源头活水”。选优配强两新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干部,累计发放“红领津贴”150余万元,创新运用党务沙龙、圆桌座谈、知识竞赛等形式,全面增强其服务发展能力。
推动源头治理,增强基层治理定力。我区切实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依托网格化服务机制,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党员力量下沉、联动服务下延,着力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梢”,促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质增效。治理重心下移。全覆盖实施“精网微格”工程,构建“村(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微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延伸至家家户户。推动“支部建在网格上,网格融入支部里”,探索构建“红网”体系,由网格长或党小组组长担任网格党建指导员,领导专职网格员、志愿者等力量自主开展治理,推动组织在网格建立、资源在网格集聚、问题在网格化解。以网格为基本单元,开展党建引领“微幸福”工程,紧扣老旧小区改造、车位改建、电梯加装等百姓急难愁盼、治理“短板弱项”,推动217个“民生实事项目”落实落地,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党建网格化工作新格局。党员力量下沉。深化在职党员“三报到三服务”,推动60个机关、事业单位、国企与村(社区)结对共建,开展“党旗飘在一线、堡垒筑在一线、党员冲在一线”行动,深入推进机关党员“学精神、亮承诺、办实事”,设置“党员责任区”62个、“党员先锋岗”1765个。结合党员积分管理办法,探索实施“基层治理+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激励模式,推进“等人上门”向“主动上门”服务转变,1400余名党员主动认领,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623件。健全党员联户“1+10+N”制度,选聘党员中心户担任政策理论宣讲员、社情民意信息员、帮困解难服务员等,引导其发挥专业特长、有效服务群众。联动服务下延。健全落实“吹哨报到”工作机制,推动“基层吹哨、部门报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向网格延伸,网格党组织围绕居民反映突出的问题向村(社区)、镇(街道)党组织发起“吹哨”,上级党组织第一时间响应并闭环处置,对涉及多个部门、镇(街道)层级无法解决的问题,由相关职能部门主动承接、限时办理、及时反馈。将“报到率”作为重要内容纳入考核,有效解决基层治理中责任权力匹配不合理、协同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切实将基层治理成效抓紧抓严。截至目前,累计协调解决乱停车、垃圾分类等困扰基层的治理难题150余项。
强化多元共治,焕发基层治理活力。我区坚持“共谋、共建、共治、共享”多元共治理念,统筹党组织、群团、社会组织、企业、党员、群众等力量资源,推动党员干部力量和自治力量有序结合,探索出一批典型经验和治理模式。“红色物业”激活治理动能。深化“红色党建”引领“物业革命”,成立区物业行业党委,推动物业企业、业委会党组织应建尽建,推进172名社区干部与物业骨干“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出台商品房小区、安置房小区、老旧小区“红色物业”分类建设指南,让不同类型的小区都能找到物业管理的路径,从而实现全类型小区治理水平提升。大力开展“红色物业·微幸福”行动,设立为民服务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等,居民问题小区内化解率达95%。全力打造“红享乐居”基层治理党建品牌,培育“红色i社群”“红心巴士”等党建引领物业服务示范点,以点带面提升物业服务整体水平。“红动联盟”推动共治共享。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双向服务、共建共赢”原则,探索打造“党建+共建单位+社会组织”的“红动联盟”,不断扩大党建“朋友圈”,引导各方力量多角度参与基层治理。安镇街道锦安社区党总支、先锋村党总支与万顺叫车党支部结对共建,引导其成立“爱心车队”;羊尖镇党委与市第二人民医院临床第三党总支开展共建活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创新“党建引领社建、社建带动社团、社团凝聚群众、共建和谐社区”理念,搭建“创益·孵化园”等平台,规范社会组织发展,积极引导“星火益心”党员志愿服务队、“锡东美”巾帼志愿者、小白鸽爱心社等志愿者组织共同参与基层治理,切实提升服务质效。“红新向党”汇聚新新力量。组织新业态党组织和新就业群体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说做”活动,用好用活“领航党建学院”等新平台新载体,开展“新之所享”交流座谈会、学习分享会、行业宣讲会等活动,筑牢思想之基。创新开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赋能新新向锡”工程,成立“新享锡东”党建联盟聚合体,举办关爱帮扶、专场招聘等主题活动,推出“新”享卡、益“新”基金等,各类福利总计120万元。实施“微网格·新力量”城市守护计划,依托E“新”小程序,全面推行积分管理,吸引新就业群体发挥“移动探头”“流动岗哨”作用,累计参与基层治理3000余人次。
汇报完毕,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二篇:在全市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基层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今年以来,我区坚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重要指示精神,以网格化治理为底层逻辑,以“精细集成、多元共治”为内核,启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鲲鹏启航·精网惠治”工程,通过健全完善“组织、共治、服务”三大网络,优化治理结构、下沉治理资源、汇聚治理力量,让党建温度点燃基层治理热度,为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筑牢坚实地基。根据会议要求,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基层组织网格化,以提升集成度优化工作效能。我区坚持在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方面深耕细耘,把网格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载体、新抓手,健全完善符合新形势下基层治理需要的工作体系,把党的意志贯彻到最基层、最末梢,构建全域统筹、快速响应、精准施策的新型治理格局。一网统筹,体系横向到边。将党建网有效嵌入治理网,全面优化调整基层党组织设置,按照“一网格一支部(党小组)”的原则,在现有治理网格骨架中植入党建“红色神经元”,全区647个综合网格实现党组织全覆盖,有力保障基层治理和党建引领的“并联”推进。牢固树立区域化“大党建”理念,探索“融合型党建”模式,在全区5个街道、67个社区“大工委”“大党委”基础上,灵活采取行业、片区、隶属等划分方式,通过区域联合党委、区域党建联盟等组织形式,有效吸纳统筹辖区内各领域党组织,形成对“网格党建”的有效补充,进一步织密组织体系,在治理地图上不留空白。一体联动,工作纵向到底。健全“三级吹哨报到”工作机制,制定下发《区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吹哨、部门报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的工作方案》,镇(街道)、村(社区)根据问题性质和管理权限“吹哨派单”,相关职能部门主动承接、限时办理、及时反馈,明确7大类吹哨范围,细化8大步吹哨流程,借助科学系统的机制建设,把政务资源集中到群众关切上,整合民政、城管等不同部门管理服务职能,着力构建扁平化基层治理格局,确保“哨子”越吹越精,部门“报到”更快更准,在最短时间内解决居民急难愁盼的身边事。“吹哨报到”机制运行以来,问题响应时间缩短33%,处置成功率提高67%。一制统管,队伍责任到人。抓牢治理网格中的“牛鼻子”,持续深化专职网格员队伍建设,区级层面组建工作专班统一施策,以“员额制”理念从紧核定职数、扎紧进入通道,把做群众工作能力作为选拔筛选的重要标准,今年以来统筹招录专职网格员161名,清退不合格人员32名,在“一进一退”之间增强队伍一线属性。探索“定岗定网”工作模式,村(社区)结合实际工作量留足“定岗坐班”的全科社工,其余社工转为“定网服务”的专职网格员,常态化下沉做好基础信息采集、群众诉求解答、风险隐患排查等工作。目前有267名社工转任专职网格员,全区实现“一格一专员”,人均巡网时长增加3小时,响应时间缩短64%。
治理力量多元化,以提升参与度激发社会活力。我区始终秉持“人民城市人民建”的工作原则,把增强全社会活力、深化群治共治作为工作落脚点,以新路径、新理念、新载体发挥党建“红磁场”效应,把方方面面的力量调动起来、资源整合起来,变政府“一方主导”为干群“双向奔赴”,推动党员群众积极投身基层治理各项工作,形成强大向心力、凝聚力。以新路径汇聚群众合力,把“百条心”拧为“一股绳”。厘清“谁来治理、治理什么、怎样治理”的基本问题,广泛搭建党群议事“微平台”,同步完善议事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反馈机制,推广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党群议事会民主协商—村(居)民代表大会民主决议—村(居)委组织实施—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民主监督”的基层自治闭环。依托“精网微格”建立“微自治”机制,搭建“微网格会议听民声—党群物业联席会议议民情—‘两委’会议解民忧—工作人员会议馈民心”的四步议事决策机制,形成以微网格为核心,收集、商议、决策、执行一条线的自治路径,推动基层民主实践向微网格、楼栋院落等基层单位延伸。以新理念凝聚新新群体,把“新变量”化为“新增量”。着眼蓬勃兴起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聚焦党建赋能,打造“惠聚群‘新’”党建品牌,系统实施组织聚魂、支点聚形、先锋聚能、暖新聚心“四聚”工程,引导治理对象成为治理力量。先后组建道路货运、外卖送餐、快递运输、互联网4个新业态行业党委,围绕文明创建、志愿服务、警情上报等基层治理工作发挥党员先锋作用,累计组建“红蜂骑士”“食安吹哨人”“爱心车队”等各类行业志愿服务队5支,区“红色加油站”成为全省首个市级道路货运行业党群服务中心,全区基层治理“新”形势持续向好。以新载体集聚在职党员,把“先锋队”变为“红管家”。创新在职党员作用发挥载体,各村(社区)按照“一人一档”要求,建好在职党员“三报到三服务”数据库,做好全区3万余名报到党员基本情况分析,根据年龄、职业、特长等信息精准描摹“先锋画像”,研判出其可利用时间段、可承担志愿服务等,加强统筹管理。同步建立服务评价制度,村(社区)党组织根据在职党员参与志愿服务频次及工作成效,按照每季一评、每年一奖的方式,开展在职党员考评,将在职党员参与治理成效及积分情况,反馈至所在党组织,作为党员干部年终考核、评先评优及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
党群服务普惠化,以提升满意度回应群众关切。我区牢牢站稳“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工作立场,坚持需求导向,将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发挥好党建引领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创新工作思维、丰富工作载体、压实工作责任,以高质量服务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满满当当的幸福感。数字智治,以智慧优治理。搭建“先锋指数”线上平台,开展志愿服务积分管理数字化实践,以“积分兑换”为渠道,激发党员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意愿和动力。线上系统集成基础信息采集、社情民意联络、日常需求发布、社会治安巡查、志愿服务招募五大模块,采取“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群接单”模式,针对不同类别、不同难易程度工作明确不同标准赋分值,全面提升党员群众参与基层治理覆盖面、便捷度。阵地融合,以共建促共享。着力构建“零距离便民服务圈”,盘活现有的办公用房、物业中心、先锋驿站等资源,在网格内合理布局功能齐全的治理微站点。建立群众需求、辖区资源和服务项目“三张清单”,将党务、村(居)务、服务“三务”整合纳入网格微站点,因地制宜设置党群活动、矛盾调解、居民议事、业务咨询、志愿服务、阅读休闲等功能。坚持“党建带群建”理念,推动工青妇等群团部门力量下沉至微站点,通过开展活动、志愿服务等形式,实现“场所常用、活动常办、服务常抓、群众常来”。全区累计打造各类网格微站点87个,党群服务辐射范围不断扩大,有效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问题。立项推进,以实践求实效。坚持“党建工作要赋能到老百姓反映强烈的民生实事上”,以项目化举措、调研式路径,引导全区广大党员干部聚焦基层治理中的民生热点、治理短板、突出矛盾等,以实地调研找准切入点、着力点和落脚点,广泛设立“精网惠治”创新实践项目。全区各级党组织累计设立项目47个,涵盖民生、基建、环境等多个领域,以及“15分钟政务服务圈”建设、“食安共治”项目等工作,汇聚成优化党群服务、强化基层治理的强大推动力。
汇报完毕,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三篇:在全市基层党建提质增效行动部署推进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近年来,我区聚焦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扎实推进“红耀湖湾”基层党建提质增效行动,不断探索实施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新路径,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坚持党建领航,织密“多元共治”基层网络。“根深则本固,基美则上宁”。我区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着力推动政府治理与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优势互补。强化责任落实。发挥区委牵头抓总作用,去年以来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党建引领基层治理16次,制定实施9个类别党组织书记个性化党建责任清单,建立健全挂钩联系、分片包干等制度,完善基层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推行基层党建双月例会制度,压实上下贯通、层层负责的党建责任链条。严格落实市委《关于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走在前列的实施意见》,出台《区“红耀湖湾”基层党建提质增效行动计划》,以5大工程、18个方面的举措深化党建引领优势。完善组织体系。自上而下建立党建引领下的扁平化指挥调度机制,推动党建网、综治网、安全网等“多网融合”,形成“一盘棋统筹、一体化指挥、一张网统管”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建强“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大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组织,充分发挥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基层治理“主心骨”作用,把471个小区党支部、572个微网格党小组、262个党员中心户作为党群联系的“连心桥”,切实打通服务基层“最后一公里”。凝聚多元合力。广泛建立“社区+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物业公司”四方联盟—“共治社·幸福里”,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三方联动机制和党建带群建赋能基层治理机制,试点小区党建工作,构建一核引领、多元共治的基层治理体系。以积分管理为重要抓手,引导1300余名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融入网格治理,解决问题232个,化解矛盾纠纷320件。
注重实干担当,育强“素能双优”善治队伍。“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我区聚焦基层治理所需,持续强化支撑保障,实施“红湾尖兵”工程,锻造堪当重任基层铁军。头雁领飞强示范。每年举办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常态化开设头雁领航书记论坛、90后书记“思享会”等平台,定期组织赴先进地区考察调研,推动知识更新、视野开阔、能力提升。实施“雏雁振翅”培养计划,开展月度汇报、季度座谈、年底展评,领办30件民生实事,申报28篇调研课题,参与35个重大项目,在“严管厚爱”中磨砻淬砺促成长。建立村(社区)发展实绩监测机制,完善民生实事领办制度,健全一线政治考察机制,加大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选拔使用、评优评先力度,充分激发干事创业激情。红雁高飞强担当。实施党务干部提能计划,近两年举办基层党务干部、两新党务干部示范培训班18次,创新开展“四小课堂”微沙龙,组织微党课讲评、组团式调研、业务微测试等业务提升活动,评选优秀党务干部和优秀基层党建调研成果36个。贯通区、镇(街道)党建工作指导员“上挂下派”渠道,加大机关、社区、园区、楼宇、街区党务干部交流力度,推动基层党务干部丰富阅历、增长才干。群雁齐飞强作为。聚焦结构精干、业务精湛、服务精心,严格落实“星级+薪级”社工职业体系建设,制定社工人才培养计划,定期举办“奔跑吧!社区”发展论坛、社工技能大赛等活动,开设成都市、武汉市等地“外拓践学班”,开展“最美社工”和“最美基层干部”评选、“我在社区这些年”先进事迹展演,让社区工作者干得开心、拼得安心。目前全区持证社工1339人,省社会工作领军人才2人、省最美社工1人。
聚焦民呼必应,做实“枝叶关情”民生服务。“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我区聚焦治理增效、民生增质、幸福增值,以党建温度助燃基层治理热度,以点滴变化绘就亮丽新画卷。“星火成炬”服务中心大局。实行“1+7+N”志愿者工作联动机制,疫情期间下拨专项党费支持防疫工作,在疫情防控关键点位成立11个临时党支部、315个党员先锋队,2万余名党员主动投身一线,让党旗在“疫”线高高飘扬。围绕区委中心任务成立117个攻坚支部,全区78个村(社区)、16个两新组织、15个机关事业单位千余名党员共同参与,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把脉问诊、解剖麻雀,在科技创新、城市更新、招商引资、生态文明等重点领域定点拔寨。“点滴行动”办好民生实事。常态执行“到进访”制度,2022年以来3200余名党员干部共走访21万户、42万人,精准采集共性需求25个、个性需求300余个,解决电动车充电、停车难等问题620余个。实施“万家灯火”点亮计划,聚焦基层治理、惠民利民、乡村振兴,一体推进“头雁善治”“枝叶关情”“幸福家园”为民办实事项目198个,将社区党组织为民服务经费与项目成效有机结合,着力推动“优秀者优先、实干者实惠”。创新搭建“社区基金”体系,设立500万元“红暖湖湾”党内关爱基金,充分发挥慈善帮困扶弱、盘活资源、激发潜能的作用,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共治共享”提升治理活力。聚焦提升群众自治能力,设立邻里议事会、院落家常话、小院议事等议事平台85个,建立理论宣讲、文化艺术、文明创建等“红领”网格服务队255个,充分发挥党员、网格员、社工、志愿者等力量,引导居民协商解决身边事340余件,精心组织睦邻活动590余场,推动居民相知相识、相亲相助。建立健全“基层吹哨、部门报到”“一窗受理、综合办理”“一键呼叫、即时响应”等常态工作机制,实行“居民点单、支部议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党群评单”五单服务机制,形成“人到网中去、事在格中办”的良好格局。
突出创新创优,塑造“形质兼美”党建品牌。“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我区坚持把创特色树品牌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有力抓手和重要载体,凝心聚力打造“红耀湖湾”党建品牌矩阵。培育点上盆景。深入开展“一社区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等党建品牌创建活动,进行政策、资源、优势倾斜,深挖水秀社区“零距离”工作法、美湖社区“美美与共、湖湾融合”工作法、富安村“红耘共富,善美和安”等品牌内涵,实现党建特色与地区文化交汇融合,推动点上党建盆景焕新出彩。勾勒线上风景。坚持系统谋划、协同联动,精致设计“一域一品”党建品牌链,让示范点与薄弱点“结亲交友”,发挥好“传、帮、带”作用,启用山水城“能聚红沙”党群服务中心、蠡园开发区“初心馆”、荣巷社区“善行中心”等一批示范阵地,精致设计“红耀湖湾”“活力科创”“匠心滨湖”3条主题研学线路,建设独月路党建文化带、“潮漾湖滨”商业街,分类推进社区、园区、街区、企业特色品牌串珠成链,推动党建与文化、环境相得益彰、美美与共。打造全域美景。推动各条线各领域服务资源向党群服务中心集聚整合、集成增效,一体化构建区、镇(街道)、村(社区)、网格四级党群服务阵地体系,建成党群服务中心86个、连心服务驿站65个、便民服务微站93个。发挥区域资源禀赋优势,创新培育蠡园开发区“蠡芯力”、胡埭园区“星汇智立方”等覆盖面广、辐射力强、示范性好的党建品牌,推动基层党建内外兼修、形质兼美。
汇报完毕,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四篇:在全市全域党建深化提升工作推进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我区立足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提档升级,全面整合织密基层组织、阵地、服务三大网络,着力推动党组织“神经末梢”不断延伸、促进党群服务直抵群众身边、带动基层一线时刻力量满满,为基层治理不断赋能加码。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纵横交错”织密组织网络,推动组织覆盖一网到底。健全完善“抓管带”工作机制。坚持推动组织向下扎根,严密多级组织架构,构建“街道党工委—村(社区)党组织—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链条,合理优化调整基层党组织设置,全覆盖推动党支部(党小组)建在小区(村巷)、建在楼栋。择优培育党员中心户(党员骨干)913个,由村(社区)干部、党员中心户、党员骨干带头联系周边党员,带动每名党员就近联系群众,推动群众时时看到党员、处处找到组织。常态化落实“四个走遍”和民情日志制度化要求,结合全覆盖“到进访”,建立居民基础信息数据库,分层分级明确“三提三知”工作职责,推动全覆盖实现“党员联户、心心相连”。探索推进“网格化”党建模式。紧紧围绕“党组织建在网格上”目标,按照“明确边界、相互衔接、全域覆盖、不留空白”的网格划分原则,将综治、城管、警格、环保等各类网格优化整合成“一张网”,以此为依托推动党建网与治理网、服务网互融互通、高度契合,设置网格党支部320个、网格党小组333个,逐步实现基层治理多网合一。立足“红网格”建设,配备专职网格员700余人,辐射管理楼长2473个、居民组长2615个,按照“一网格至少一服务队”标准,组建“红领”网格服务队626个。推广“社区合伙人”等特色做法,吸纳2万余名热心党员群众和一批社会力量以资金、产品、专业服务等形式参与网格治理,提供“组团式”服务,不断充实壮大基层“红网格”。逐步深化“区域化”党建联建。打破传统党组织条块分割、封闭运行的模式,探索全领域融合党建,区级层面牵头打造长江路书记联盟、泰伯大道三大联体和太湖湾党建共同体3大平台,构建“两路一湾”全域大党建格局,街道、村(社区)层面负责持续激活、用好、扩容“空间合伙人”等50余个小微联盟,推动基层党建从“独角戏”变身“大合唱”。同步设立“长江路书记联盟共享中心”“长江路社区治理综合党委”等牵头抓总和服务载体,制度化、体系化、常态化推动党建联建,有力带动沿线街道、村(社区)和两新组织等形成共建“联合体”,一体推进乡村振兴、社区治理等重点工作,促进区域资源共享、人才共育、平台共建、活动共办、问题共解,带动全域进步、全域过硬。
“全域构建”织密阵地网络,推动工作触角四通八达。建强“党群主阵地”。健全完善村(社区)党群服务阵地体系建设,推动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焕新,拓宽延伸服务内涵,精心打造太湖花园第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一批精品标杆阵地,推广一批“不熄灯的睦邻中心”建设,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374个,开展“初心课堂”“先锋说”等党员教育活动和服务代办、政策宣传、文体娱乐等活动3000余场,切实做到党群阵地“大门常开、场所常用、活动常办、服务常抓、群众常来”。充分发挥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作为居民群众生产生活中心场所优势,年内围绕惠民政策落地等搜集意见建议530余条,“反馈—整改—闭环”推动解决问题214个。构建“红驿服务圈”。梳理整合全区现有公共设施、服务空间、活动阵地等场地资源,发动126个两新、村(社区)等单位共享阵地资源和闲置场所,分层分级分类设置“红色先锋、红色共享、红色睦邻”三类红色驿站近300个,做到“一小区一站点”全域覆盖。站点提供“一站式”党建业务指导、休憩放松、“睦邻”议事等特色功能,实施“一站点一责任人”服务保障机制,1596名党员挂牌上岗“亮身份”驻点服务,打造“睦邻”议事新平台、志愿服务集散地、文娱活动大舞台。同步实施红色驿站分类晋级计划,设置基准型和示范型两类驿站标准,按照“单位申报—直属党(工)委审核—区委组织部现场验收”流程定期晋级考核,首批打造23个驿站示范点。打造“聚合新支点”。紧扣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领域需求和特点,布点建设112个“小蜜蜂驿站”、4个“司机驿站”和18个暖企服务点等一批前沿阵地载体,依托梅里古镇启用全省首个暖“新”友好街区,发布暖“新”服务地图,开通“车轮上党支部”等线上平台,精选“红色班车”100辆,建成集成式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服务体系。坚持创新党群阵地建设模式,免费开放一批外企党组织党员教育实境课堂,建成新鸿山党员干部讲习堂(乡村振兴大讲堂),打造了以区级党建书苑、街道党建书屋等147个站点为载体的“锡新先锋”三级党建读物学用平台体系,串珠成链培育红色研学路线7条,不断丰富和拓展党群阵地体系。
“一体联动”织密服务网络,推动一线服务有力有为。全区联动,支援一线。创新实施“三联三强基”工程,发布《关于开展全区“三联三强基”党员干部下沉基层常态化长效化工作的实施意见》,按照区领导组团分片包干、区机关、国企挂钩联系村(社区)模式,61个区机关企事业单位挂钩联系村(社区),联动全区2000余干部职工常态化下沉基层一线,累计下沉3万余人次。推广使用“三联三强基”管理平台和移动端小程序,以数字赋能手段推动全区下沉工作调度精准、管理精准,联动挂钩单位协同开展入户走访、领办解决基层治理“疑难杂症”、合作完成村(社区)调研课题等重点工作,升级推出党员区管干部党支部联系点全覆盖机制等系列措施,带动区级资源、力量、服务等常态化直抵一线,吹响了全市街道层面“基层吹哨、部门报到”的“第一哨”。志愿同行,干在一线。深化党建引领“微幸福”行动,突出“一老一小”,聚焦急难愁盼事项,建立完善群众需求、治理资源、服务项目“三大清单”,推行“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服务模式,制度化持续推进在职党员“三报到三服务”活动,每月动态跟踪“报到率”“活动率”,推动在职党员常态化加入“红领”网格服务队开展暖心服务。推行党员志愿服务积分管理,建立活动发布、扫码签到、服务评价、线上赋分、商品兑换等管理流程,推出“打卡积分榜”“服务积分存折”特色做法,通过以“分”易“物”带动热心党员嵌入“红色网格”,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00余场次,累计积分1.5万余分,呈现了“工作在单位、服务在基层、奉献双岗位”的生动画面。多元赋能,助力一线。实施党建引领物业公司、业委会建设强基提质行动,制定“红色物业”“红色业委会”工作指导标准,探索推广重大事项物业公司、业委会党组织前置讨论研究机制,为小区服务管理提质提优打下制度基础。实体化运作全区物业行业党委,积极推动小区(网格)党支部委员与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党员负责人实现“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依托单独组建、联合组建、委派党建指导员三种方式,不断提升物业公司、业委会“两个覆盖”质效。激活服务效能,发动115个“红色物业”服务点位提供全天候“叫单式”服务,培育江溪街道国信世家璞园等“党建引领物业管理服务工作省级示范点”3个、市“红色物业·微幸福”项目11个,以点带面提升物业服务整体水平。
汇报完毕,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