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309
发布时间:2025-04-08
一、选择题(26道)
1. 中央政治局常委到基层调研时,省级陪同负责同志不得超过几人?
A. 2人
B. 3人
C. 5人
答案:B
解析:根据细则第一条第二点,中央政治局常委考察调研时,省(自治区、直辖市)陪同负责同志不超过3人。
2. 以下哪项接待行为违反八项规定?
A. 安排自助餐并控制菜量
B. 为迎接考察临时粉刷外墙
C. 调研时不安排合影
答案:B
解析:细则第一条第一点明确规定,考察点现场不得为迎接考察装修布置,临时粉刷外墙属违规行为。
3. 中央政治局委员考察调研时,对市县陪同人员的要求是?
A. 市县两级各派2人陪同
B. 只安排1位市县负责同志陪同
C. 需省级领导全程陪同
答案:B
解析:细则第一条第二点指出,市、县只安排1位负责同志陪同,省级主要负责人可不陪同。
4. 警卫工作的核心原则是?
A. 全面封闭保障安全
B. 内紧外松减少扰民
C. 提高警戒规格
答案:B
解析:细则第四条明确要求警卫工作坚持“内紧外松”,减少扰民。
5. 中央政治局委员调研时,对考察点汇报的要求是?
A. 允许简化数据突出重点
B. 必须讲真话、报实情
C. 可准备书面汇报材料
答案:B
解析:细则第一条第一点强调汇报工作时要“讲真话、报实情”。
6. 以下哪种交通安排符合规定?
A. 为赶时间临时封路
B. 考察景区时局部限流
C. 全程警车开道
答案:B
解析:细则第四条明确禁止封路,景区考察时不得封山、封园、封路,合理限流不违规。
7. 各部门召开的全国性会议(非专项批准)参会人数上限是?
A. 200人
B. 300人
C. 500人
答案:B
解析:细则第二条第五点规定,各部门召开的全国性会议人数不超过300人。
8. 以下哪种会议形式被鼓励采用?
A. 异地集中开会
B. 电视电话会议
C. 延长会期深入讨论
答案:B
解析:细则第二条第七点提倡运用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减少人员聚集。
9. 会议经费管理禁止的行为包括?
A. 使用单位内部会议室
B. 发放定制笔记本
C. 提供标准间住宿
答案:B
解析:细则第二条第八点严禁以任何名义发放纪念品,包括定制笔记本。
10. 文件简报管理的“三个一律”不包括?
A. 无实质内容一律不发
B. 已公开文件一律不再印发
C. 内设机构简报一律公开
答案:C
解析:细则第二条第九点规定,内设机构简报一律不报送党中央、国务院,而非要求公开。
11. 中央政治局常委出席全国性会议的新闻报道原则是?
A. 优先报道领导讲话内容
B. 压缩报道时长与数量
C. 允许延长报道时间以突出重要性
答案:B
解析:细则第四条第十六点规定‘中央政治局常委出席会议的新闻报道时长原则上不超过2分钟’。
12. 公务接待中住宿安排应遵循的标准是?
A. 可安排豪华套房提升形象
B. 必须使用财政资金新建接待场所
C. 严格执行当地差旅住宿费标准
答案:C
解析:细则第一条第三点明确禁止超规格套房,应严格执行住宿标准。
13. 国内差旅期间,地方接待单位用餐规定是?
A. 可安排当地特色宴席以示热情
B. 不上高档菜肴,自助餐注意节俭
C. 允许饮酒以促进工作交流
答案:B
解析:细则第一条第三点规定“不上高档菜肴,自助餐也要注意节俭”,宴请和饮酒均被禁止。
14. 禁止乘坐的交通工具是?
A. 民航包机(经批准)
B. 外国航空公司班机
C. 企业包机
答案:C
解析:细则第三条第十三点明确禁止乘坐企业包机。经批准的民航包机除外。
15. 机场迎送的正确做法是?
A. 组织留学生代表迎接
B. 驻外使领馆赠送纪念品
C. 不安排部门负责同志迎送
答案:C
解析:细则第三条第十四点规定,中央政治局委员出访抵离京时,不安排部门负责同志迎送。
16. 考察调研报道中禁止出现的内容是?
A. 群众访谈实录
B. 领导特写专栏
C. 问题整改清单
答案:B
解析:细则第四条第十八点禁止刊发领导特写、侧记等非必要报道。
17. 领导干部公务出行交通方式的规定是?
A. 可乘坐头等舱提高出行效率
B. 按职级对应交通工具标准执行
C. 优先使用企业赞助的交通工具
答案:B
解析:细则第三条第十三条严格规定乘机安排,需按职级乘坐交通工具。
18. 年度专项检查结果需报送至?
A. 中央纪委和国家监委
B. 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
C. 全国人大常委会
答案:B
解析:细则第五条第二十六点要求检查结果报送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19. 细则的解释权属于?
A. 中央纪委
B. 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
C. 全国人大法工委
答案:B
解析:细则第五条第二十九条明确解释权归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20. 中央政治局委员每年出访次数和时间限制是?
A. 每人每年不超过2次,每次不超过7天
B. 每人每年不超过1次,每次不超过10天
C. 每人每年不超过3次,每次不超过5天
答案:B
解析:细则第三条第十一点规定,中央政治局委员每人每年出访不超过1次,时间不超过10天。
21. 关于治丧活动新闻报道的规定,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 所有中央政治局委员出席遗体送别活动均需列名报道
B. 省部级干部逝世后,中央政治局委员出席活动时央视可报道
C. 除中央政治局常委外,其他委员出席治丧活动不列名报道
答案:C
解析:细则第四条第十九点明确,治丧活动报道中仅列名中央政治局常委及曾任党和国家主要领导职务的同志,其他中央政治局委员不列名。
22. 文件简报管理中要求推广的信息化手段是?
A. 手写签名存档
B. 二维条码和电子公文
C. 纸质文件加密传输
答案:B
解析:细则第二条第十点提出,应推广电子公文和二维条码应用,逐步实现文件网络传输。
23. 重大专项工作转入常态后,新闻报道应如何处理?
A. 新闻联播单独报道领导讲话
B. 由综合新闻栏目阶段性报道,内容精简、突出实效
C. 暂停公开报道
答案:B
解析:根据《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第十三条及新闻舆论工作规范,重大专项转入常态后,应通过综合新闻栏目进行阶段性、精简化的成果报道,避免重复占用主新闻时段资源。
24. 全国性会议活动的审批程序要求是?
A. 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可直接决定召开
B. 须经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审核后报批
C. 地方党委可自主审批省内会议
答案:B
解析:细则第二条第五点明确,中央和国家机关召开的全国性会议须经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审核后报批。
25. 审计部门在落实八项规定中的职责是?
A. 监督领导干部个人财产申报
B. 审查会议活动经费使用情况
C. 核查外事出访礼品收受情况
答案:B
解析:细则第五条第二十七条规定,审计部门每年要对各地区各部门会议活动等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审查。
26. 中央政治局委员参观一般性展览时的报道要求是?
A. 可配发现场参观照片
B. 允许刊发专题报道
C. 一律不作报道
答案:C
解析:细则第四条第二十三条明确,中央政治局委员参观一般性展览、观看文艺演出一律不作报道。
二、问答题(25题)
1. 八项规定制定时间及核心目标是什么?
答: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12年12月4日审议通过,核心目标是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厉行勤俭节约,规范公务行为。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已拓展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2. 八项规定适用范围包括哪些人员?
答:适用于中央政治局全体同志,并延伸至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各级人大、政协、军队、人民团体机关的党员干部参照执行。(依据《细则》第三章第十条)。
3. 中央政治局委员调研时陪同人员有何限制?
答:中央政治局常委到地方调研,中央和国家机关陪同人员不超过5人,地方陪同不超过3人;其他中央政治局委员陪同人员不超过2人,地方仅1位负责人陪同(《细则》第二章第五条)。
(区分“中央和国家机关陪同人员”与“地方陪同人员”的定义。)
4. 调研现场布置是否允许特殊安排?
答:严禁临时突击装修、增设展板等迎检工程,汇报工作须讲真话、报实情(《细则》第一章第一条明确禁止形式主义迎检)。
5. 全国性会议规模如何控制?
答:各部门全国性会议每年不超过1次,参会人数不超过300人,时间不超过2天,不得要求省级主要领导出席(《细则》第六章第六条明确会议规模限制)。
(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重大专项工作会议可适当调整规模”。(依据《实施细则》第六章第八条)
6. 会议活动经费使用有何禁止性规定?
答:严禁提高食宿标准、组织高消费娱乐活动,工作会议一律不摆花草、不制作背景板(《细则》第八章第八条明确经费使用限制)。
7. 文件简报的印发原则是什么?
答:无实质内容或可发可不发的一律不发;属于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不得提请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发文(《细则》第九章第三条)。
8. 简报报送有何限制?
答:各部门报送党中央、国务院的简报仅保留1种,内设机构不得以独立名义报送简报(《细则》第九章第九条明确简报报送要求)。
专项工作简报需经党中央办公厅或国务院办公厅批准后报送”。(依据《实施细则》第九章第五条)
9. 中央政治局委员年度出访次数和时长如何规定?
答:每人每年出访不超过1次,时间不超过10天。中央政治局常委每次出访不超过4国,其他委员不超过3国(《细则》第十一章第三条)。
出席联合国会议或多边国际机制活动可适当增加国别,需报党中央批准”。(依据《实施细则》第十一章第六条)
(因公出访”与“专项任务”的区别,特殊情况可另行审批。)
10. 出访交通工具如何安排?
答:中央政治局常委出访可安排专机,其他委员原则上乘坐民航班机。(依据《实施细则》第十三章第二条)
11. 警卫工作如何体现“不扰民”原则?
答:减少交通管制,一般情况下不得封路、非必要不清场、不闭馆,不得影响正常生产经营(《细则》四章第四条)。
重大外事活动或特殊安全需要封路的,需提前报省级党委批准。”(依据《实施细则》第四章第六条)
12. 中央政治局委员出席会议活动报道标准是什么?
答: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决定是否报道,一般性会议不作报道,压缩字数及时长。
报道字数原则上不超过800字,电视新闻不超过2分钟。”(依据《实施细则》第十六章第九条)
13. 考察调研活动报道有何限制?
答:中央政治局常委考察调研报道字数不超过1000字,电视新闻不超过3分钟,不刊发侧记(《细则》第十八章第三条)。
(涉及脱贫攻坚、重大民生等主题的调研,经中央宣传部批准可适当延长报道篇幅。)
14. 个人能否公开发表著作或题词?
答:除中央统一安排外,不得以个人名义发贺信、贺电,确需发表的需报党中央审批。(依据《八项规定》第七条补充解释)
15. 接待工作中哪些行为被明令禁止?
答:不得安排迎送、铺设地毯、摆放花草、组织文艺表演、赠送纪念品或土特产(《细则》三章第二条)。
不得使用警车开道、悬挂欢迎标语。(依据《实施细则》第三章第五条)
16. 公务用餐标准如何执行?
答:严禁宴请及高档菜肴,自助餐需注意节俭(《细则》三章第七条)。
公务用餐人均费用不得超过当地日常餐标150%,不得提供酒水。”(依据《实施细则》第三章第十条)
17. 违反八项规定如何追责?
答:纪检监察机关将监督执行情况,审计部门审查经费使用,违规行为依纪处理(《细则》二十七章)。
对群众实名举报的违规问题,需在30个工作日内反馈核查结果。(依据《实施细则》第二十七章第四条)
18. 执行情况如何上报?
答:各地区各部门每年底专项检查并报送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次年1月15日前完成报送,逾期需书面说明原因。(依据《实施细则》第二十六章第三条)
19. 重大突发事件中的新闻报道如何规范?
答:应急阶段报道不超过1000字,转入常态后综合报道;伤亡人数等关键信息需经应急管理部审核后实时更新(《实施细则》第二十二章第五条、第八条)。
20. 退休领导同志是否适用八项规定?
答:从常委职务退下仍任国家机构主要负责人的,按原标准执行(《细则》第二十四章第二条)。
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等正职领导职务。”(依据《实施细则》第二十四章解释条款)
21. 能否组织到名胜古迹参观?
答:除工作需要外,不得安排中央政治局委员到名胜古迹、风景区参观。
‘工作需要’指文物保护、生态考察等专项公务活动,需提前报中央办公厅备案。
22. 外事活动中礼品如何处理?
答:驻外机构不得向代表团赠送礼品,外方礼品按国家规定处理。
23. 是否允许以批示形式指导工作?
答:领导批示一般不作报道,需保密的按相关规定执行。
涉及国家安全、经济数据等敏感内容的批示,不得公开提及。(依据《保密法》第三十二条)
24. 如何保障规定长期有效执行?
答: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定期督查并通报,各级党委需制定具体落实办法。
各级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督查结果纳入政绩考核。(依据《实施细则》第二十五章第二条)
25. 此前规定与细则冲突如何处理?
答:本细则发布后,旧规中不一致条款自动废止;2025年底前已批准事项可按原规定执行至期满(《实施细则》第三十章第一条)。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