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346
发布时间:2025-02-18
根据市红十字会党支部召开2024年组织生活会的通知要求,我认真学习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研习了党规以及《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等党内法规。通过系统且深入的学习,我对自身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红十字会作为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在保障民生、传播爱心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而我作为党支部书记,更应以身作则,引领全体党员干部为红十字事业的发展不懈奋斗。在此,我围绕此次组织生活会的主题,将个人对照检查情况详细汇报如下,不足之处,恳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表现
(一)围绕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方面。一是政治敏锐性不足。在信息传播迅速的当下,网络舆论环境复杂多变。面对网络上时不时出现的关于红十字会的不实言论和负面信息,我未能在第一时间敏锐洞察其潜在危害。比如,个别自媒体发布的关于红十字会捐赠物资分配不公的虚假报道,在短时间内引发了大量关注和讨论,但我起初并未充分意识到这会对红十字会长期积累的公信力和社会形象造成严重冲击,也未及时组织有效的应对措施,导致负面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扩散。二是贯彻执行政策存在差距。红十字会工作涉及众多民生领域的政策落实,在推动一些上级关于红十字会工作的政策落地过程中,我有时对政策的理解仅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以人道救助政策为例,部分救助标准和范围的界定较为细致,在实际执行时,由于我对政策细节把握不够精准,导致一些身处困境、符合条件的群众未能及时获得应有的救助。像一些因突发重大疾病陷入生活困境的家庭,因我们对救助申报流程和所需材料的宣传解释不到位,使得他们错过了最佳救助时机。三是党内团结协作有待加强。在党支部日常工作中,我有时过于专注自身负责的工作任务,与其他支委成员和党员之间的沟通协作不够紧密。在制定红十字会年度工作计划、重大项目决策等关键工作推进过程中,没有充分调动每一位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未能有效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例如,在策划一场大型公益募捐活动时,由于与其他支委沟通不畅,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不够明确,导致活动筹备过程中出现了工作重复和衔接不畅的问题,影响了活动的整体效果。
(二)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方面。一是党性修养有所放松。随着红十字会工作任务日益繁重,我在党性修养的提升上有所懈怠。在组织党员学习活动时,自己准备不够充分,对党的理论知识的讲解浮于表面,缺乏深度和广度。比如,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没有结合红十字会工作实际进行深入剖析,未能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悟党的理论对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指导意义,使得部分党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大打折扣。二是纪律执行不够严格。对于红十字会内部制定的工作纪律要求,我在执行过程中有时存在宽松软的情况。个别党员干部出现迟到早退、工作态度不认真等问题时,我没有及时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只是简单提醒了事。这种姑息的态度使得部分党员干部纪律意识逐渐淡薄,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影响到了整个团队的工作氛围。例如,在处理一些紧急救助任务时,个别工作人员因纪律意识不强,拖延工作进度,险些导致救助工作延误。三是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在开展红十字会的救助和志愿服务工作时,我有时存在工作浮于表面、不够深入的问题。在对救助对象进行实地走访时,往往只是简单询问基本情况,没有深入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需求和实际困难。比如,在走访贫困山区的困难家庭时,只是按照既定的走访流程了解了家庭收入、人口等表面信息,没有深入挖掘他们在教育、医疗等方面面临的深层次困难,导致制定的救助方案针对性不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问题。
...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对党的理论学习缺乏系统性和主动性,往往是碎片化地学习,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学习过程中,满足于一知半解,没有深入探究理论的内涵和实质,缺乏对理论的深度思考和研究。这导致我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认识高度不够,无法从政治高度和全局角度看待红十字会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缺乏理论指导,思路不够开阔。
(二)宗旨意识有所淡化。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我逐渐忽视了红十字会“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维护人的尊严,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和平进步事业”的宗旨。没有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对救助对象和服务对象的需求关注不够,缺乏对他们的深厚感情。在工作中,更多地考虑工作任务的完成,而忽视了工作的实际效果和群众的满意度,导致工作作风不够扎实,服务质量和效率不高。
...
三、下一步整改方向及措施
(一)加强政治建设,严守政治纪律和规矩。提高政治敏锐性。定期组织政治敏锐性专题培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授课,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方式,提高自己和全体党员干部对政治风险和意识形态问题的敏感度。建立舆情监测机制,安排专人负责监测网络舆情,一旦发现涉及红十字会的不实言论和负面信息,及时上报并组织应对。强化政策执行力度。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上级关于红十字会工作的政策文件,邀请政策制定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政策解读和培训。成立政策落实工作小组,负责制定详细的贯彻落实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建立政策执行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整改,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加强党内团结协作。每月定期组织党支部内部的沟通交流活动,如开展谈心谈话、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活动等,加强支委成员之间、党员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工作协作。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决策机制,在重大决策和工作推进过程中,充分征求每一位党员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加强团队建设,组织开展团队拓展训练、志愿服务活动等,增强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共同推动红十字会工作的开展。
(二)加强党性修养,改进工作作风。强化党性教育。制定系统的党性教育计划,每季度邀请党校专家、党史学者进行专题讲座,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历史和优良传统。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参观红色教育基地,通过实地参观、现场教学等方式,让党员干部亲身感受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和坚定信念,提高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开展党性分析活动,要求党员干部定期对照党章党规,查找自身在党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整改措施,不断提高自身党性修养。严格纪律执行。加强对红十字会内部工作纪律的宣传教育,通过印发纪律手册、举办纪律知识培训等方式,让每一位党员干部熟悉纪律要求。建立健全纪律监督检查机制,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对违反纪律的行为及时进行严肃处理,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批评,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建立纪律执行长效机制,定期对纪律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估,不断完善纪律制度,确保纪律执行常态化、制度化。改进工作作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价值观,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每周安排至少一天时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救助对象的实际需求和困难,建立困难群众需求台账。在制定救助方案时,充分征求救助对象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救助方案切实可行、针对性强。加强对救助工作和志愿服务工作的跟踪回访,及时了解工作效果,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救助工作的实效性和群众满意度。
...
点赞 0
收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