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327
发布时间:2024-10-1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深化改革的冲锋号。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历来发挥着“先行军”作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作出全面部署,为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财政系统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按照财政部的统一部署,抓紧谋划和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加快推动财政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篇章提供坚实财政保障。
一、深化思想认识,以更高站位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财政系统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改革精神,全面吃透改革政策,准确把握改革方向,不断增强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的历史使命感和现实紧迫感。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当前,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堵点和瓶颈制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较为突出。本轮财税体制改革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建立健全与产业结构、商业模式、财富分配等变化相适应的财税制度体系,推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些改革举措的落地,必将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是推动高效能治理的必然要求。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决定》把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作为“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重要举措,强调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突出财税体制改革对于宏观经济治理的重要性,重点解决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存在的相互掣肘、合成谬误等问题,着力提升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政府治理的有效性,是一次立足全局、着眼长远的制度创新与系统性重构,必将有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是促进高水平安全的有力保障。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财政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安全的重要屏障,既要保障自身安全,又要积极应对其他风险挑战。本轮财税体制改革在收入上完善税收制度,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在支出上深化零基预算改革,统一预算分配权;在管理上突出绩效导向,强化风险防控,有效增强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能力水平,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二、突出重点难点,以更大力度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决定》强调,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财政系统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立足**实际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以高质量财政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
较真碰硬推进预算制度改革。加强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把依托行政权力、政府信用、国有资源资产获取的收入全部纳入政府预算管理。坚持“大钱大方、小钱小气”,健全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长效机制,锱铢必较,节用裕民。在全市全面铺开、压茬推进零基预算改革,打破利益固化、支出僵化格局,强化对预算编制和财政政策的宏观指导,集中财力办大事。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绩效评价制度,优化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着力打造金芙蓉基金矩阵,引导撬动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完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全面客观反映政府资产负债与财政可持续性情况。
积极主动推进地方税制改革。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主动发出“**声音”,为税制改革贡献“**智慧”。密切跟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优化共享税分享比例、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和抵扣链条、研究同新业态相适应的税收制度、适当下沉部分非税收入管理权限等重大税制改革部署,有力抓好贯彻执行。在地方权限范围内创造性推进税制改革,完善地方税政策体系。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加强招商引资项目事前财税贡献评估。深入实施产业税源壮大、骨干税源锻造、潜力财源提升、税费治理增效、财源固本强基、财源培育环境优化等“六大工程”,加力盘活闲置低效国有“三资”,培育和挖掘更多财源增长点,不断提升经济发展“含金量”。
点赞 2
收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