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203 | 发布时间:2024-07-06
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与人才、组织、产业、生态四个振兴密不可分,是乡村振兴的价值引领与精神动力源泉。xx有着良好的文化资源,近年来,全市在“农文旅”融合发展思路下,不断放大“纺织之乡”“建筑之乡”“教育之乡”的文化优势,打造文化与旅游、人才等融合发展新模式,乡村文化振兴成效显著。
调研发现,在实施乡村文化振兴的战略中,也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不足。农村文化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完善,乡镇文化站和村级文化服务中心人员“混岗”兼顾现象普遍存在,专业能力素养水平参差不齐,组织策划能力较弱。二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不够科学,后期维护不到位,存在重建不重管的现象。资源整合和共建共享机制尚未建立,设施建成后使用频率不高,由此还产生被挤占、挪用情况。三是公共文化服务内容针对性不强。镇村文化服务产品较单一,活动内容同质化明显,存在重形式、轻效果、特色不特等问题。对群众需求关注少,缺少“接地气、粘泥土、带露珠”的原创性作品,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四是特色文化品牌意识不强。对本地特色文化资源禀赋认识不足,资源开发利用缺乏统一规划,文化资源与自然风光、经济发展整合度不高。多数文化资源的利用方式局限在参观游览上,本地文化对助力人才招引、经济发展等方面贡献不足。
为此,建议:
1.在乡村文化队伍建设培养上持续用力。依托各级文化馆(站)、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点),选优配齐一批乡村文化骨干、文化能人、基层文化工作者。组建农民文化社团,开展城乡文化社团的传帮带,扶持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加强后期培养和培训,提升文化治理能力,让农村文化工作者成为文化阵地建设的倡导者、传播者。建立人才培训考核机制,对镇村及文化工作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建立能进能出工作机制,采取送出去、请进来和实地指导培训相结合的方式。
2.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上持续用力。整合相关部门的公共文化设施,优化农村文化资源配置,建设集文化传播、信息服务、科学普及、文体活动等于一体的文化中心。探索建立乡村文化设施托管机制,按照综合性、多功能阵地的要求,由文化部门牵头,委托镇、村等基层政府和组织对乡村文化设施进行专门管护维修,解决多头管理或无人问津的问题。疏通“送文化”下乡渠道,打造“群文化”展示平台,依托各类文化节、艺术节等载体,由村民唱主角、当裁判,做文化活动主体,定期开展文化活动,让乡村文化阵地真正动起来、活起来,让广大农民切实享受到文化建设成果。
3.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上持续用力。深入开展“百姓宣讲”活动,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用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新风等“飞入寻常百姓家”。加强农村题材文艺创作的规划和扶持,组织动员作家、艺术家开展农村题材文艺作品创作,推出一批具有浓郁乡村特色、充满正能量、深受农民欢迎的农村题材文艺作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化惠民文化服务,培育“我们的节日”主题文化项目,举办“农民丰收节”等文化活动,开展送戏、送书、送科技、送电影下乡以及公益培训进农村等活动。
4.在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上持续用力。擦亮传统文化名片。编撰“xx乡村文化”名录,挖掘、研究、创新、讲好乡村文化背后的故事,如海门区常乐镇颐生村的“张謇故里”,苏北抗大九分校的红色文化,“蓝印花布”“虎头鞋”、版画等非遗传承,启东王鲍镇“槭彩文化节”的生态效益等等,不断提升“xx文化”品牌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打造新的文化品牌。发挥各地资源优势,围绕有特色、有潜力的目标,广泛开展“一镇一品”“一村一品”农村品牌文化建设,努力打造一批文化强镇强村。做实文化产业。准确选择“文化+”切入点、结合点,将文化与旅游、农业、科技、生态等相融合,推进多元融合发展模式,不断提升农村文化经济创造力和生产力。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