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思政工作培训材料

浏览量:369     |      发布时间:2023-07-26

思政工作培训材料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心理疏导成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问题。总书记多次提及心理疏导,表明心理疏导对国家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在解决心理、思想问题的过程中分析和总结心理疏导实现的规律,对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发挥人的精神治理与发展功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的内涵与特点

学界对心理疏导进行了较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心理疏导最终要解决个体的思想问题、回归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源,这一点已成为学界共识,区别主要在于心理、思想视角不同而产生的心理、思想问题占比差异。从实践层面看,若心理问题大于思想问题,就会出现心理疏导等同于心理咨询的误区;若思想问题大于心理问题,就会出现心理疏导等同于思想教育的误区。从理论层面看,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的层次混淆是导致心理疏导出现实践误区的深层原因,心理疏导"不能仅仅停留在处理人们心理层面问题的层次,而是以此作为起点和切入点来处理人们的思想政治问题",为了明确这一问题,心理疏导的内涵应体现出鲜明的层次性,厘清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的界线。因此,心理疏导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解决人在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思想问题的方法,在心理层面,疏通人的不良情绪,消除心理障碍,恢复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提高人的心理品质;在思想层面,使人的非理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实践中化解和超越心理、思想问题,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思想品质。心理疏导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1.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的解决相融合。心理疏导面临的心理问题是非纯粹性的,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范畴,解决的是育人的问题。纯粹的心理问题如器质性、精神性疾病等属于心理学、医学范畴,解决的是救人的问题。心理疏导处理的心理问题虽然可能涉及纯粹的心理问题,但其目的是为解决思想矛盾中的心理问题服务,最终解决与这种心理问题相关的特殊性思想问题。心理问题的非纯粹性和思想问题的特殊性决定了心理疏导中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不是单一而是双向的互动关系,前者为后者提供基础,后者为前者提供方向。两者也不是简单相加的组合,而是有层次、分阶段的深度融合。

2.建设性与提升性相统一。心理疏导侧重解决的是个体内部精神矛盾,在理论层面反映了个体在社会存在中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在实践层面反映了非对抗性、建设性的人民内部思想矛盾,这些矛盾的解决有利于发现人的心理、思想与社会生产力发展之间关系不顺的"痛点",为社会治理和社会心态的建设方向提供判断依据,为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重要保证。心理疏导不仅要补齐人的心理、思想短板,还要从人全面发展的高度来充实和丰富个体的精神世界,超越心理、思想问题,达到人精神自由的理想境界,使个体心态与社会心态相互作用、共同提升。两者在化解和消除问题中相互促进,最终促进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3.主导性与主体性相一致。疏导者在心理层面恢复疏导对象的心理健康状态后,还要上升到思想层面,提高其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目的是解决疏导对象的思想矛盾问题。同时,疏导者还要重新实现社会意识与个体思想的衔接,目的是解决教育过程中的方法问题,这体现了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心理疏导也是恢复疏导对象主体性的过程,疏导对象通过认知重塑获得理性的对象意识和自觉的自我意识,通过精神供应获得更强大的本质力量,在适应和超越心理、思想问题中不断学会掌握主观能动性,自觉发挥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促进作用,在主导性中逐渐具备主体性。

4.共性与个性相结合。个体的心理、思想问题本质是现实世界在个体意义世界的反映,揭示的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问题,心理疏导就是要在这个本质问题的基础上探索个体精神发展规律及社会意识能动性规律,从社会意识的宏观层面为个体提供意义世界的主体内容和构建路径。心理疏导从微观层面的个体心理中发现问题,经过思想认识的提升,再回到个体行为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过程,反映了其个性化属性,满足了人精神发展的多样化需要。对心理疏导共性认识越深刻,心理、思想问题的解决就越彻底,对心理疏导个性认识越具体,心理、思想问题的解决就越充分,这两种特性的结合在社会意识和个体意识之间建立了动态联系,更能适应意识形态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实现的层次

心理疏导的实现是有层次的,个体心理、思想问题的复杂性客观要求心理疏导是分阶段逐渐实现的过程。从静态看,心理疏导的主要矛盾是心理化的思想问题,结构上是现象化的本质问题,心理疏导的次要矛盾是思想化的心理问题,结构上是本质化的现象问题。从动态看,思想化的心理问题有时会成为心理疏导的主要矛盾,心理化的思想问题有时会成为心理疏导的次要矛盾。如果将两种问题同时当作主要矛盾或次要矛盾来混合处理,就难以分清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的界限;而如果用层次来区分,就容易厘清心理疏导主要矛盾的"变化"。据此,可以将心理疏导实现的过程划分为心理修复、思想重塑和行为调控三个递进的层次。

1.心理修复层次。心理稳定是心理疏导的基础,也是最低层次的目标。"心理是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性格、能力等心理现象的总称",心理是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前提,也是其发展的潜在动力,心理疏导在这个层次的目的是修复疏导对象的心理问题,满足其合理的心理需要,提高其心理系统的内趋力,为思想问题的解决提供基础条件。心理疏导不仅要借鉴心理学在微观层面对心理问题的分析方法,更要在唯物主义基础和思想品德构建的宏观层面上来透视其实质,关注人在现实诉求基础上的精神需要,重视认识、情感、意志、信念等心理因素对心理需要发展方向及性质的重要作用,结合社会结构、利益诉求、社会交往等社会实践因素来建构人的心理品质,从社会意识影响社会存在的分析中来更新需要、动机等心理品质元素。因此,心理疏导不仅要识别非纯粹性的心理问题,还要结合个体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从其负面心理状态中提炼出根源性的心理症结点,对照健康的社会心理生长标准,从根本上增强个体的心理发展能力,消除个体在社会发展、社会交往中的心理失衡、心理冲突与精神紧张。心理修复也不排除协同心理咨询、心理学等专业治疗力量解决纯粹性的心理问题,甚至参与危机干预等心理救治,但其最终目的是恢复个体思想品德结构中的心理子系统功能,为人的精神品质发展提供稳定的心理保障。

2.思想重塑层次。思想重塑是心理疏导的核心,是更高层次的目标。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的心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与类似思想问题的精神相关,意义治疗学创始人弗兰克尔认为,精神神经症的病因不在于人存在的心理方面,而在于"精神"方面,这为心理疏导从思想层次解决心理问题提供了参考依据。从思想政治教育学角度看,心理问题反映的思想问题实质是心理构成的社会内容,即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遇到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解决的是人能否将社会要求内化为先进的思想品德,从而代替、更新和升级旧的思想品德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中,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及人与自我之间的冲突、失衡反映出的价值观迷失和异化,实质是人在社会化本质中的发展问题。不同的心理问题可能源于同质的思想问题,相同的心理问题可能源于不同质的思想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本质性的思想问题,才能从根源上消除心理问题。思想问题若要消除,就需要重塑个体的思想。将心理、思想问题反映的感性认识、非理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就是思想重塑的过程。思想重塑的实质是在人的思想系统中培育出正确的价值观体系,使人自觉地用更高的价值观念来代替那些相对较低的价值观念,使个体通过理性认识获得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相对于心理修复的"治标",思想重塑更能体现"治本"的内涵,这个层次跨越到了精神的更高维度,契合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本质。

3.行为调控层次。行为调控属于实践的范畴,是心理疏导的最高层次。行为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统一的实践基础。人的心理、思想问题是在社会生产和社会交往的行为中形成与发展的,因此,行为是鉴别个体心理、思想问题的重要依据,是其思想品质内化后的外在表现,也是判断心理疏导效果的唯一路径,统一于个体精神品质的建构中。心理修复、思想重塑两个层次都需要行为调控来实现精神品质的外化,心理疏导调动疏导者、疏导环体、疏导介体形成合力,对疏导对象进行改进,健全其心理、思想子系统,使个体重组生成个体精神力量的思想品德结构,将行为的他律性外驱力更新为自律性内驱力,并在分阶段的行为矫正和调整中逐渐学会处理自身与外界、与自我之间的关系,获得认识世界的德性力量,从而在提高改造世界的能力中超越局限性,在物质力量发展的实践中实现人精神力量的发展。心理疏导面对的个体精神问题始于个体非理性的实践自发,终于个体理性行为的实践自觉,个体的精神问题只能在社会实践中进行分析、化解和超越。行为调控正是通过持续、系统的行为调整改变非理性的精神要素,使个体具备稳定的精神生产力。

心理疏导实现的三个层次是相互联系的。三个层次之间相互促进,微观上构成小循环;三个层次总体上逐级上升,宏观上构成一个大循环。由于心理、思想问题的多变性,三个层次还是动态发展的,有时出现停滞、反复甚至是倒退的现象,这是心理疏导实现的必然过程。

三、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实现的规律

心理疏导实现的规律是指在心理疏导实现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及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这些规律可以根据心理疏导各层次的主要矛盾分类型地深入总结。心理修复、思想重塑、行为调控层次的主要矛盾依次集中于心理问题、思想问题和行为问题,可以从本质、变化和系统三种类型对这些矛盾进行总结,以存在规律厘清心理、思想问题的本源,以转化规律明确思想矛盾运动的性质,以协调规律整合个体内外系统要素。

1.存在规律:精神内容供给与人性关怀方法的统一。人的心理、思想问题实质上源于精神需要满足的不平衡、不充分,因此,心理疏导不仅要在宏观层面为个体的精神世界提供充足的内容供给,解决"用什么疏导"的问题,还要在微观层面以尊重个体的方式实现精神能量的精准输入,解决"怎样疏导"的问题,以内容与方法的统一满足个体在生存和发展中的精神需要。

心理疏导要提供充分满足个体精神需要的内容供给。人的精神需要是人本质中精神性的体现,代表着人的高级需要。人的精神需要有一定的层次,主要分为心理需要和思想需要。心理需要是人精神需要的基础,决定着个体精神需要的最低层次,反映的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面对纷繁复杂的客观事物,个体感性认识表现为困惑迷茫、紧张对抗,实质反映了个体在生存和发展中的精神无序,以及其化解内心冲突、厘清混乱方向、脱离无限困境的心理需要。从存在论的角度看,心理疏导不仅要关注人的心理感知,而且要分析这种感知下隐含的本质需要。思想需要是最本质的精神需要,决定着个体需要的主要内容,思想需要主要是通过理性认知获得满足,心理疏导既要关注个体的心理需要,又要通过探究其思想症结和认知模式来分辨思想需要,从内容设计、认知输入、思维定式、语言技术等方面优化内容供给,充分满足个体应对困境、自觉发展的思想需要。由于精神的未完成特性,个体的心理、思想需要也有可能是消极、非理性的,因此,心理疏导要以充足、理性的精神内容供给引导个体不断生成积极的思想需要,使个体的精神需要与社会的主导精神需要一致。

心理疏导需要实现人文关怀方法的对接。人的独立性发展越来越需要个体化的精神供给,以体现对人自我实现的尊重、关心和帮助,弥补物质发展导致的心灵冷漠和精神异化。当个体精神需要得不到合理、充分的满足时,就容易出现心理、思想的堵点和爆发点,因此,心理疏导的内容需要个体化,将社会精神供给转化为个体化的精神供给,具体地协助个体应对现实世界的压力与挑战,细致地化解其心理压力和精神痛苦,持续传递对个体的人文关怀和理性关切,不断给予个体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只有塑造出个体的积极心态,才可能实现社会心态的理性平和。个体的心理、思想问题源于现实问题,因此,心理疏导需要以生活化的方式,深入个体的日常生活世界和交往世界,结合个体的物质利益冲突点解读其精神利益矛盾点,在涉及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具体问题中协助其加强精神的健康性发展和主动性发展,将社会精神供给与个体内心诉求精准衔接,从而在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一体化的微路径中实现个体精神力量的觉醒与发展。2.转化规律:消极因素最小化与积极因素最大化的统一。矛盾转化决定心理疏导实现的性质与方向,是心理疏导实现的关键规律。心理疏导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疏导对象的思想矛盾,其解决的关键是疏导对象思想矛盾性质的转化,即个体思想矛盾消极因素的最小化和积极因素的最大化。从矛盾的斗争性看,消极因素能否实现向积极因素的转化决定了个体思想矛盾的性质,因此,首先要实现消极因素的最小化。对单一的消极因素,心理疏导促成其直接向积极因素转化,对复杂的消极因素,转化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在初级阶段,消极因素向中性因素转化。心理疏导创造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促使个体思想矛盾的消极因素内部发生裂变和分解,消极因素中的消极因子减少,积极因子增多,结构上变为半积极半消极的中性因素,当中性因素大于或等于消极因素时,个体思想矛盾的消极性质就发生一定的变化,表现为个体心理、思想的相对平衡状态,中性因素的持续增长为其向积极因素的转变准备了过渡性条件。二是在高级阶段,中性因素向积极因素转化。由于中性因素由消极因素转化而来,仍可能还原为消极因素,因此,中性因素需要向积极因素转化,而拓展中性因素中的积极因子是重要环节,心理疏导要敏锐地在中性因素中发现积极因子的萌芽,以积极的思想矛盾运动促进其发展,使积极因子的数量超过消极因子的数量,最终实现个体思想矛盾的中性因素向积极因素转化的质变。

个体的思想矛盾存在着自身原有的积极因素,这些积极因素虽然规模有限但却是矛盾性质变化的潜在力量,因此,心理疏导还要实现积极因素的最大化。积极因素的最大化除了量变,最重要的是通过改变价值成分使其成为新质的积极因素,这种改变主要有两种。一是从个体角度看,积极因素的生存性价值要转化为发展性价值。受物质基础和生存发展的局限,积极因素的萌发较多囿于个体的自发性生存状态,因而积极因素的价值层级处于精神力量的低位,难以实现向发展性价值的飞跃。心理疏导要提供先进的理论和精神力量,提高个体的认知水平,促进积极因素发展性价值的成长,降低生存性价值的比重,提升积极因素的发展性价值含量。二是从社会角度看,积极因素的工具性价值要转化为终极性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技术的合理性已经变成政治的合理性",社会的终极性价值是追求物的工具性价值,人的终极性价值为工具性价值服务,决定了个体积极因素局限于工具性价值的困境中。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的终极性价值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工具性价值虽然也追求物,但只是为终极性价值服务,社会终极性价值与人的终极性价值高度契合,因此,个体思想矛盾的积极因素可以不断从社会终极性价值中获得先进元素和价值动能,超越工具性价值局限,进而转化为社会和人终极性价值兼有的新积极因素,实现积极因素的最大化。

2.协调规律:个体内部系统自主性与社会外部系统主动性的统一。人的心理、思想是其内在系统和社会外在系统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综合体,这些要素之间的差异性客观要求心理疏导要整体协调个体内外两个系统的要素,增强个体内部精神力量的自主性和社会外部精神力量的主动性,使人在把握内心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基础上实现类特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疏导对象内部系统主要由思想品德、思想矛盾运动、疏导力等要素组成,心理疏导需要对这些要素进行协调。思想品德是静态基础,思想矛盾运动是动态过程,疏导力是内生动力。心理疏导要在心理修复、思想重塑和行为调适三个层次上不断巩固心理的韧度、强化思想的力度、调整行为的频度,恢复思想品德系统要素的平衡,还要在疏导对象思想矛盾运动中对知、情、意、信、行等要素的失衡进行微观协调,使思想矛盾运动的积极性要素与思想品德的平衡性要素相互协调,增强疏导对象的自主性。疏导对象能否具备化解心理、思想问题的自主性与疏导力有关,而疏导力的大小取决于其自发性要素与自觉性要素之间的平衡。疏导力的自发性要素主要来自疏导对象的家庭、朋辈、亲友等主体,包括其自身,他们共同决定了疏导力的最初水平;疏导力的自觉性要素主要来自学校、社会组织等发挥心理疏导功能的主体,其疏导能力间接决定了疏导力的最终水平,这两种要素间的差距越大,心理疏导的内化越难以实现。因此,心理疏导还要协调两者之间的差异,以自觉性要素为主导,提高自发性要素水平,增强疏导力的效果,促进疏导对象思想品德、思想矛盾运动的良性互动。

疏导对象的外部系统主要是指与疏导对象关联的社会外部系统,是疏导对象心理、思想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客观因素的综合体,影响、制约着个体内部系统的发展,包括疏导主体、疏导内容、疏导环境、疏导方法及疏导载体等要素。心理疏导要统一整合疏导对象的社会外部系统要素。一是在结构上,实现外部系统要素的整体性协调。心理疏导需要在心理修复、思想重塑和行为调控的纵向层次上横向优化和重组社会外部系统要素,通过多方主体协同、多元方式组合、多种群体配合、多样环境融合等方式,在人的生存和发展实践中整合各种力量,使局部性的"场"要素贯穿连接为整体性的"域"要素,扩大心理疏导共同体的总合力。二是在效果上,实现外部系统要素的治本性协调。社会外部系统要素的协调既要具备化解和消除个体心理、思想问题的应急性,更要具备增强和发展个体优秀精神品质的教化性,不局限于治理心理、思想问题,而是立足于提高人的精神修复、重组和更新能力,在人的社会化实践中实现育心与育人的结合,促进疏导对象精神本质力量的全面发展。

点赞:

收藏: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