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454 | 发布时间:2023-07-26
高校新媒体思政培训材料
思想政治教育供需互契是高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保障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价值追求和核心策略选择,具体表现为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与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之间相互适应、相互激发、相互促进的结构性关系。新媒体技术创设了虚拟空间,与现实环境相叠加,将人们所熟悉的传统的"有限空间"延展为"极度空间",成为一个不同于传统社会场的全新场域。新媒体场域催生了新的教学关系结构,产生了新的结构性教学矛盾,改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然"环境与"应然"取向。与传统场域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互契,既不能"自洽"于新媒体场域,也不能"自适"于新媒体场域,因此,高校如何基于新媒体场域的特性,构建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供需互契,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已成为突出的紧要问题。
一、新媒体场域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需互契的现实境遇
1.新媒体场域空间具有不确定性,高校构建新的思想政治教育供需互契需从确定性范式走向可能性范式。新媒体场域具有虚拟性、无限延展性的特征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但同时,新媒体场域的不确定性、多变性的特征使得在新媒体场域中信息传播和舆情演变速度加快,呈现出多变、易发酵、"圈层化"的特征,难以准确预判信息走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以及"两微一端"(即微信、微博和校园官网)等主要载体难以紧密跟踪热点、快速更新教育内容、及时回应学生的思想关切,教育内容的普质化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存在供需矛盾。传统场域中思想政治教育供需互契确定性范式难以为继,需要探寻主动面向学生发展合理需求的可能性范式。
2.新媒体场域传播具有非连续性,高校构建新的思想政治教育供需互契需从注重连续性走向注重情境性。新媒体场域具有多维度、多载体、多模态的传播优势,使任何信息都能够通过新媒体媒介快速、全面地散播,形成"大众-大众"的无限裂变级传播方式,学生如同置身于信息的海洋。这种传播方式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线性容易传播路径,使得各种信息、思想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被解构,教师传递的价值观念容易被消解。学生对于知识、价值、意义的理解基于信息依托的情境,离开确定情境就可能产生误解,无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有效价值。因此,学生接受的信息呈现出非连续性和碎片化的特征,传统场域中注重知识、信息连续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供需互契面临挑战,高校及教师需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建构。
3.新媒体场域信息具有高度复杂性,高校构建新的思想政治教育供需互契需要提升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新媒体场域是一个"人人皆为自媒体""众声喧哗"的空间。高校学生群体具有自我意识强、思维活跃的普遍特质,对于新生事物通常具有较高的新鲜感和接受度,在新媒体场域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接收信息的平台和内容,进而从事自身的话语生成与传播,使得"教"与"学"之间的信息传播、观点表达、价值导向呈现出相互交错的复杂的"主体间"关系。传统场域中学生注重"接受"的价值取向,变化为新媒体场域中学生注重"自我表达"的价值取向,思想政治教育供需互契难度加大,需要高校及教师积极提升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新媒体场域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需互契的生成机理
1.生成基础:机械性的思想"认同"转向自主性的观念"建构"。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与需求之间能否互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及教师所秉持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以及道德准则是否契合学生的合理需要与生活理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接收着纷繁复杂的外界信息,其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不再是被动接受教育内容的客体,而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主体性,打破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结合教师的指导意见并根据自己的判断作出选择。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知识传授与学生的情感倾向、理性认知的匹配与融通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构成了基础思想政治教育供需互契的思想基础。教师的教学目的指向学生的主体状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遵循其认知规律的矛盾运动,才能有效弥合教育供给与学生需求的间距。真正意义上的供需互契,不是机械化、强制性的"教化"到"认同"的过程,而是师生相互激发、共同"建构"的过程,并使学生将所学到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内化为价值观念,落实为日常行为。新媒体场域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需要由"灌输"转向"对话",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与学生主动性的有效衔接,实现学生的观念和行为模式的自主、合理"建构"。
2.内在动力:"需求侧"的被动适应走向"供给侧"的主动融入。新媒体场域的即时性和交互性为高校学生提供了获取知识、表达思想、沟通交流的开放平台,使学生群体能够更加便捷地加入网络学习、社交和娱乐当中,在虚拟网络空间实现远程互动和兴趣联结。在新媒体的空间,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互联网的节点上拥有平等地位,大学生的思维特点、认知需求相应发生变化,新媒体的发展为学生自主性学习、开放性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了便捷的渠道。教师通过QQ、微信、网络社区等新媒体媒介增进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在对学生的回应和关切中及时捕捉最新信息,把握学生关注的热点,从而选择更加切合学生需求的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供给只有越接近的学生的内在合理需要,学生才越容易吸收,并且在吸收知识的同时进行即时的互动交流,通过思想的不断碰撞产生新的话题、新的思路,实现教与学之间的良性互动。思想政治教育从传统的"需求侧"的被动适应走向"供给侧"的主动融入,运用新媒体技术将传统教育内容与学生的思想关切相结合,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选择贴合学生现实需求的内容,使得他们更容易理解与接受教育者所传达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供需共契的构建提供内在动力。
3.关键支撑:由单向度的灌输与接受转变为多层面的互动与交流。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与需求所面临的基本矛盾是教师施加的社会价值导向与学生的个人价值观念之间的矛盾。传统场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教师进行教学过程设计和内容选编,设定教学的基本框架,这种学习框架难以适应新媒体场域中学生多元化的需求。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局限,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突破了课堂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变革,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化需求采取引导、规范、加速等不同的针对性指导策略。通过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双方实现了信息的自由交流以及双向沟通,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教育模式由单向度的理论灌输与接受转变为多层面的互动交流,从而获得对学生认知特点、思想状况和行为倾向等方面的正确认知,在此基础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供需契合。
三、新媒体场域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需互契的优化路径
1.应对新媒体场域的空间不确定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参与主体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指的是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和自身发展服务的能力。新媒体场域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空间范围,为知识信息的传播和思想交流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和学生需求在虚拟网络空间进一步碰撞和融合,也对思想政治参与主体的媒介素养的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进行媒介素养的相关培训,系统地学习媒介使用的技能、相关知识以及法律法规,从而能够全面了解舆情形势,有效甄别消极因素,准确把握学生思想关切,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供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需要开设专门课程以及相关活动帮助教育对象有效提高信息辨别能力以及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认知,帮助其培养健全人格,促进自身的完善和发展。在新媒体场域中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媒介素养,能够从价值观念上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为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与需求的进一步契合奠定思想基础。
2.面对新媒体场域中的复杂语境,构建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话语体系。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通过一定的言语符号对特定对象进行价值观念、政治信念、行为准则教育的过程",是实现有效价值引领,进行适切教育供给的重要载体。新媒体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极大地扩展了话语传播的范围,借助复杂繁多的话语表达方式强化了话语传播辐射力,但同时也削弱了教师的话语主导权。话语内容的网络化和时代化已经成为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供给的必然趋势,因此高校教师要提高对新媒体中的网络话语甄别能力,明辨意识形态的主流导向,借助新媒体双向、开放的特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构建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话语体系。即在教育过程中应当尊重和提高学生的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站在学生角度切实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精准把握学生情感、贴近学生生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亲和力,有效切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供需动态平衡。
3.基于新媒体场域中的非线性传播特点,优化"双向交流"的教学方法。从信息传播角度,新媒体场域的产生在本质上意味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经进入以微媒体和互联网为传播介质的主体多元化时代,教师与学生之间知识传授、信息交换以及社会交往的传播机制发生了颠覆性的变革。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施教-受教"的单向关系不同,新媒体场域中非线性、多维度的传播方式打破了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明确界限,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呈现出"双向交流"的教学模式。一方面高校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更多的提问及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感,切实了解学生对于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从而更及时准确地进行教育的设计、输出与传播,实现更加有效的供需共契。另一方面进一步畅通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传递,通过微信、微博、短视频平台等渠道,切实了解学生的成长需要,及时了解学生关注的国际国内形势热点、社会话题,找准问题,切中要害,并据此及时调整教育内容及方法,从而有效解决学生遇到的实际困难、思想困惑。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化,增加教育供给与学习需求之间的针对性与契合性。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