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221 | 发布时间:2023-12-0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旗帜问题至关紧要,关乎方向和方法、道路和目标。毛泽东同志深刻指出:“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这给广大党员干部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命题:如何让“两个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崭新篇章深耕中国大地、深入人民心间?理论武装包括基层理论宣讲如何做到有的放矢、有血有肉、有声有色?一个基本认识、方法和视角,要旨要义在于“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借此机会,我讲几点意见,与同志们共同交流。
第一,要让理论武装的主题鲜活起来:彰显时代性,将宏阔叙事的时代课题植入实践主题。理论武装的首要任务,要求我们鲜明把握时代主题。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高度凝练了这一思想恢宏展现的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重大时代课题既是历史赋予、时代召唤,又是人民期盼、实践之需。党的二十大报告郑重昭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使命任务分解到各地各行业各领域,呈现广泛深入而又生动具体的实践主题。比如,“强富美高”新省域建设,我市铺展的畅联全国通达世界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更高水平国家级创新型城市、深层次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标杆城市、全国富有江海特色的海洋中心城市、彰显生态之美的低碳花园城市、宜居宜业幸福城市的“一枢纽五城市”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在我市的落地生根,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的隽永表达,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我市乃至基层乡镇的样本构筑,基层社会治理,基层党建等等,都有待我们深刻植入、深度挖掘。
第二,要让理论武装的品牌鲜活起来:折射思想性,将博大精深的思想意蕴融入区域特色。品牌大都用于产品、用于经济活动。许多著名企业、跨国公司,向来都是比较注重品牌经营管理的“领头羊”,善作善成,历久弥新,缔造了具有广泛而又深刻影响力的行业品牌、民族品牌乃至全球品牌。随着时代发展,品牌广泛延伸沿用于经济社会各项事业。2017年起,国家层面确定5月10日为“中国品牌日”,开启了中国高度重视品牌引领的时代,承载着一个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的梦想和宏愿,既期许别开生面的创新精神,又急需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理论武装是我们党彰显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重要载体之一。打造品牌、经营品牌、做大品牌,已成为党的思想文化战线的靓丽风景。我市围绕建设理论宣讲高地,培育了一批全国知名且乡土气息浓郁的“理论名嘴”,孕育并诞生了具有全国影响的理论宣讲“典型现象”,催生了“青骑兵”“理响东疆”“习语重温”“红燕送理”等基层宣讲品牌,开启了理论宣讲的先锋先河,赢得全省乃至全国思想文化战线的高度关注。这值得我们深入研讨和深度总结,并热切期待“典型现象”孕育成为“省域现象”“中国现象”。品牌建设是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有专家坦言,强势品牌的三大基础:品牌战略的定位、品牌战略团队营造、品牌战略的构成要素。理论宣讲品牌鲜活并强势起来,必须致力于方向性、思想性、战略性和团队性建设,即理论宣讲品牌建设应注重与“强富美高”新省域建设和我市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造就大格局之下的理论宣讲品牌;注重与新思想新时代新征程要求有机结合起来,成就大时代背景之下的理论宣讲品牌;注重与多姿多彩的区域特色有机结合起来,绘就本土文化视域之下的理论宣讲品牌;注重与领导干部理论修养建设、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队伍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铸就思想理论建设大生态之下的理论宣讲品牌。与此同时,还需要充分关注品牌建设措施不够系统、品牌推广不够有力、小众品牌过多过杂等问题。为此,有必要加强区域整体理论宣讲品牌的外延拓展和内涵丰沛,从而有效铸造有方向、高认同,有思想、叫得响,有文化、可传播的理论宣讲品牌。
第三,要让理论武装的载体鲜活起来:展现多样性,将丰富多样的载体嵌入人民美好生活。我市高度重视理论阵地和载体建设,持续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把建强用好理论宣讲平台作为全域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的首要任务,创新拓展理论常态化进基层的有效载体。“村史馆里讲党史”“农家书屋飘出党的理论宣讲声”“理论集市、宣讲超市”等一批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宣讲载体,把理论的“大主题”分解成贴近百姓的“微话题”,让理论宣讲更有温度、更易接受。探索建立“网、微、端、屏”理论传播矩阵,打造“随时随地学理论”的线上线下“共享课堂”,通过“云端”传播,为理论宣讲插上数字化“翅膀”,实现了理论传播立体化、可视化呈现的同频共振。理论宣讲的前进道路上,我们应该更广视角、更深层次、更强力度深入推进理论阵地和载体建设,让载体更加可视可亲可近。注重加强现有载体建设应用的调研分析,完善嵌入人民美好生活的亲近感、认同感和获得感,有效提高载体建设的传播力、实效性,有效确保理论宣讲的投入用在刀刃上;面向国内外,有效学习借鉴品牌传播、载体应用、文化传承的经验做法,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为我所用,让理论宣讲的载体建设更加鲜活,更贴近生活;面对未来,面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开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面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研究掌握适合人民群众多样化思想文化需求的有效载体,让载体建设能动呼应新时代理论宣讲之昐。
第四,要让理论武装的表达鲜活起来:激发共鸣性,将伟大时代的共鸣表达融入理论宣讲细微之处。近年来,我市涌现出5位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2个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注重把打造一支政治站位高、理论功底实、宣讲本领强的工作队伍,作为推动理论宣讲工作的重中之重。构建了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机关部门协调互动、理论宣讲人相互带动的队伍建设格局,打造出以“十位宣讲名师”“百位宣讲名嘴”“千名理论宣讲员”为主体,有信仰、善学习、能担当的“十百千”宣讲骨干队伍。依托高校、党校等师资力量,定期开展理论素养、写作能力、宣讲技巧等各类培训班,分类分层引导宣讲员在说课、评课、赛课中提升理论水平和宣讲能力。以部分县(区)理论宣讲“青骑兵”为代表的一大批年轻宣讲员脱颖而出,成为理论宣讲的新生力量。这些都是我市立足本土、着眼基层,营造基层理论宣讲有效声势的特色做法。理论宣传、理论武装、理论阐释激发伟大时代的共鸣共情,基于主题的思想性、逻辑的严谨性、观点的哲理性、表达的鲜活性。其中,鲜活的表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的重要环节细节。为此,在努力壮大基层理论宣讲队伍和声势的基础上,必须聚焦基层理论宣讲精准而又鲜活的表达,力求有思想、听得懂、记得牢、可运用。理论宣讲切忌跑偏走题、哗众取宠,应着力于新时代新思想的精准阐发,让时代课题与实践主题融会贯通;切忌照搬照抄、照本宣科,必须运用老百姓听得懂、能理解、可感知的观点、素材、案例,着力讲好中国理论的基层故事;切忌言不由衷、逻辑混乱,讲究理论宣讲的真理力量、逻辑力量、话语力量,让生动活泼直抵人心、凝聚民心;切忌无病呻吟、无关痛痒,必须把握问题意识、问题导向,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解决乡土问题。因此,必须更好地加强理论武装的针对性实战培训,全面提升基层理论宣讲的实操水平;致力构筑理论武装的“名师工作室”工程,让“名师”声望远扬,让“名嘴”讲彻基层;推行制定基层理论宣讲大纲,让基层理论宣讲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发言完毕,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