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下好“四步棋” 强化实职干部队伍建设

浏览量:182     |      发布时间:2023-06-11

下好“四步棋” 强化实职干部队伍建设

欧阳泽华

(作者系民革中央副主席、民革四川省委会主委)

民革十四大指出要“夯筑坚实组织基础,为民革事业提供组织保证”。加强实职干部队伍建设,事关多党合作事业薪火相传和长远发展,当属重中之重、要中之要、基中之基。

四川作为民革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和全国民革党员人数最多的省份,近年来,在民革中央和中共四川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四川民革以高度的政治意识和强烈的政治担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参政党建设“四新”“三好”要求,立足长远、补齐短板,制定并实施《四川民革实职干部队伍建设规划(2020—2029年)》(以下简称《规划》),取得初步成效。目前,全省实职干部中:厅级22人,比《规划》前增加6人;正处级41人,比《规划》前增加7人;副处级178人,比《规划》前增加23人。我们从“选育管用”四个方面入手,总结出统筹下好“四步棋”、强化实职干部队伍建设的工作法。


下好“先手棋”,拓宽渠道“选”

结合新时期多党合作事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对标“四新”“三好”,从源头抓起,突出广覆盖、早发现、常更新,着力拓宽培养选拔干部视野渠道,建好实职干部“蓄水池”,打牢实职干部队伍建设“基础桩”。

一是总体把控“提质量”。通过降年龄、提学历、挖人才等方式,多措并举提高民革党员发展质量。近五年,四川民革新发展党员2371名,平均年龄39.5岁,比目前总体平均年龄年轻16.4岁;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90.4%,比2017年同比增长49%。其中,2022年发展民革党员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达98.9%;主委引领、高层发力,多渠道物色人选、做实工作,已发展高层次人才13名。

二是分类储备“重特色”。以社会法制、祖统、“三农”三大特色领域和经济、民生等重点领域为方向,重点从政府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中发展民革党员,不断凸显民革界别特色。近五年,新发展民革党员中,体制内干部746人、占比32.4%。去年,顺利完成专委会换届调整,其中,社会法制、祖统、“三农”三个专委会委员数量均比上届增长一倍左右,社会法制、“三农”专委会中,硕、博占比均超过50%,数量和质量实现双提升。

三是动态管理“优结构”。结合各类先进评选、年度考核、调研活动、谈心谈话等经常性工作,注重从基层一线急难险峻岗位及时发现优秀干部,实施“近期使用+中期培养+长期跟踪”清单机制,动态更新优秀干部信息库,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始终统筹质量过硬和规模合理。2020年,民革中央首届“中山青年论坛”在四川举办,通过对参与论坛的4名四川民革党员同志的跟踪培养,分类分批作出政治安排,其中2名同志分别进入民革四川省委会和民革成都市委会班子。


下好“关键棋”,精耕细作“育”

以“讲政治、重团结、干实事、守规矩”为原则,聚焦党员干部队伍中出现的能力弱项和素质短板,以中青年实职干部能力素质提升为总抓手,综合运用理论学习、多岗锻炼、专题培训等路径,全面提升实职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一是“沉浸式学习”强信念。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加强思想理论,强化政治信念,作为实职干部队伍建设的首要政治任务。近年来,四川民革以“五个学习”为统揽,推动实职干部做到会议精神“及时学”,思想理论“系统学”,党史教育“全面学”,主题活动“深入学”,线上线下“融合学”,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保持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一致。去年,各级实职干部撰写对中共二十大、民革十四大开幕会、工作报告的体会感受200余篇次,参与“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活动累计达1000余人次。

二是“递进式培养”长才干。以培养一批“遇事能办、开口能讲、提笔能写”的优秀年轻干部为目标,坚持把干部轮岗、挂职锻炼、跟班学习、参政议政作为提升才干的主要方式。四川民革不断完善省委会机关干部轮岗制度,机关干部在同一职位任职满5年的,进行轮岗交流,对不具有本级两个以上职位任职经历或缺少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进行轮岗交流。统筹掌握全省民革干部挂职锻炼需求,充分利用广安武胜等全省党外干部实践锻炼基地和甘孜稻城、凉山金阳脱贫攻坚对口联系帮扶点等地区,每年选派2至3名民革干部前往挂职锻炼。建立民革“中央、省、市”三级跟班学习制度,适时安排省委会专职干部到民革中央调研部、市级组织专职干部到省委会机关跟班学习。把专委会打造为实职干部队伍提升参政议政能力的主平台,五年来专委会成员调整率达到86%,目前硕、博占比为53%,整体素质大提升。率先创新举办四川民革首届“天府青年论坛”,为民革青年干部的成长搭建更高平台,创造更佳条件。

三是“菜单式培训”强素质。突出计划性、针对性、前瞻性,不断完善干部队伍培训模式,对有条件、有意愿、有能力的干部,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帮助拓宽视野、丰富阅历,深入了解国情、省情和政情。近年来,四川民革统筹全省民革干部培训,有序推荐127名重点骨干参加民革“中央、省”两级主体班学习培训。近五年,共组织全省专题培训班23期。2022年,创新开展“主委讲坛”4期,由省委会主委带头为全省325名骨干开展参政议政专题辅导。 


下好“长远棋”,从严从实“管”

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要以科学发展的眼光、战略的高度抓紧培养选拔实职干部,加强对实职干部教育监督,不断完善实职干部管理机制。

一是明确主体责任“有高度”。抓住领导班子和“关键少数”,把实职干部队伍建设纳入民革省市领导班子重要履职范畴,切实把工作任务抓紧抓实。民革四川省委会每年至少听取1次市级组织落实实职干部队伍建设规划情况的专题汇报,对各市实职干部的任用情况进行统计排序,对连续2年排序末位市委会主委适时督导约谈。常委会每年向全委会专题汇报工作开展情况。

二是强化教育监督“有力度”。严守纪律红线、突出作风建设、坚持抓警示教育,充分发挥内部监督作用,持续营造“守规矩”的工作氛围。四川民革认真贯彻《加强内部监督工作座谈会纪要》《民革中央关于加强内部监督工作的意见》精神,建立了覆盖全省、上下衔接的监督体系。组织2期全省实职干部廉政警示教育专题培训,邀请监察部门进行辅导授课,组织到监狱开展现场警示教育,定期编印四川民革党员违纪案例材料,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推动党员干部铸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三是突出关心关爱“有温度”。建立实职干部与党派机关的常态化谈心谈话制度,坚持常规谈与灵活谈、鼓励谈与警醒谈相结合,通过谈心谈话为实职干部疏导负面情绪、化解疑难困惑、舒缓心理压力、解决实际问题。近年来,四川民革创新建立服务基层“五个一”工作制度,即要求省市主委凡到基层,必看望一名老党员,考察一个党员之家,调研一个特色支部,召开一次谈心会,约见一次当地党委、统战部主要负责同志。五年来,省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到所联系片区与实职干部谈心谈话1100余人次,分类分批帮助解决生活、工作难题。


下好“制胜棋”,及时大胆“用”

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坚决摒弃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的惯性思维,打破隐形台阶,持续加大优秀干部选拔力度,对政治坚定、担当作为、履职突出的年轻干部不拘一格大胆使用。

一是突出“导向性”,坚持一线倾斜。对勇于承担急难险重任务,深入艰苦边远地区锻炼,到三大攻坚战和抗疫救灾抢险一线工作的干部,重点关注关心、重点培养推荐、重点安排使用。近年来,四川民革提拔重用基层一线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13名,对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工作中表现突出的200余名党员干部进行表彰奖励;积极推荐使用参政议政能力突出的党员干部。市级组织换届后,新进班子中有12人曾获民革省委会参政议政先进个人,占25%。

二是加强“流动性”,推动干部交流。主动发挥党派机关的桥梁和台阶作用,加强实职干部与党派机关干部的双向交流。鼓励党派机关专职干部向外交流,帮助安排实职岗位,积极吸纳有活力的实职干部到党派机关工作。四川民革明确要求市级组织专职干部任职原则上不超过2届。省级、市级民革机关每5年内至少推荐1名干部外出交流任职。去年,在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的大力支持下,1名“75后”省委会机关干部对外交流晋升,提任为副厅级领导职务,开创了四川民革机关干部交流的先河。

三是注重“前瞻性”,加强统筹调配。充分利用大数据,定期分析领导班子结构状况,加强干部职位资源统筹,落实年轻干部配备目标要求。近年来,四川民革结合换届工作,对各级领导班子运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制定领导班子优化工作方案。新一届省委会8名领导班子中,新任“70后”3人、研究生以上学历5人、高级职称4人、当选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各2人,涵盖省政协、省政府部门、市政府、市政协,结构更加合理。


总体来看,近年来四川民革实职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组织建设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活力,在民革中央五年一次工作表彰中,4个集体荣获“民革全国组织工作先进集体”,8名同志荣获“民革全国组织工作先进个人”,获表彰数均位居全国第一方阵。下一步,四川民革将不负使命,再接再厉,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民革十四大精神,全面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一战线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打造高水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省级组织为目标,以实职干部队伍建设为发力点,化民革党员数量的规模优势为质量优势,不断夯牢多党合作事业基石,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公众号“团结报团结网”

点赞:

收藏: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