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368 | 发布时间:2023-10-17
防汛减灾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检验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多种致灾因素复合叠加,给防汛减灾工作带来诸多风险挑战,也提出了更高标准和更严要求。诸多惨痛教训警示我们,做好新时代防汛减灾工作,必须更加注重从根本上消除灾害事故隐患、从源头上预防灾害事故发生,不断健全完善预报、预判、预警、预演、预案“五预”机制,全面提升防汛减灾科学化水平。
着力增强预报的精准性。精准预报是防汛减灾的“第一道屏障”,能有效实现事故灾害“防”在未发之前、“抗”在第一时间、“救”在关键环节。精准预报关键在强化科技支撑。科学技术是提高灾害预报精准性的有力手段,着力推动信息技术与应急预报深度融合,建立灾害立体观测网,实现对重点区域自然灾害的全天候监控、高时空分辨、高精度监测。精准预报重点在强化风险评估。客观全面的风险评估是科学制定应对策略的重要环节,应建立本区域灾害分析研判网络,对灾害可能发生的时间、强度、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区域等进行科学预估,为精准预报提供有力参考。精准预报的核心在强化监测预警。严密的监测预警是填补现代科技预报技术短板的关键一环,推动监控网络立体化、隐患点位责任化、灾害治理专业化、防范措施长效化、群防群治网格化“五化结合”,实现“人人成为监测者”“处处都有灾害预警器”。
着力增强预判的前瞻性。灾害预判是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的重要前提,是从监测预报到应急抢险的“关键一跃”。坚持底数掌握在前。底数清、情况明是防汛指挥决策的基础,需开展山洪灾害、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和评估,全面掌握地形地貌、历史数据等现地情况,将灾害隐患点、避灾点、物资储备等信息纳入网格数据库,为人员疏散、应急避险、紧急救援、物资调配等方面提供核心支撑。坚持会商研判在前。会商研判是让“防”走在“汛”前的重要依据,应建立健全防汛减灾指挥部统筹抓总,应急、水务、自然资源、气象、水文部门信息共享,专家团队、基层单元等多方参与的“1+5+N”会商研判机制,强化结果运用,切实将研判成效转化为防范成效。坚持临灾决策在前。村组干部扮演灾害“吹哨人”角色,注重提升驻村干部、村支书、村民小组长、地灾监测员、熟悉情况的村民“五人小组”研判决策能力,充分发挥现地经验优势,及时分析预判“防、抢、撤、救”现场动态趋势,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预警和处置灾情险情。
着力增强预警的及时性。预警早一秒、风险少一分,及时、精准、科学的灾害预警能为防汛减灾赢得宝贵时间。信息收集要快。预警的时间和速度是影响防汛减灾成效的关键变量,坚持“人防+物防+技防”并举,构建分灾种、分区域、分时段、分强度、分影响的极端天气监测预警收集服务体系,强化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实现灾害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行动。预警发布要快。灾害预警信号是全社会启动防御灾害的“指挥棒”和“消息树”,坚持现代通信手段和传统预警方式相结合,进一步明确预警信息发布范围、权限、流程和渠道,减少突发性气象灾害预警审批环节,切实提高预警信息权威性、及时性。联防联控要快。防汛,应对的是天灾,考验的是整体战斗力、凝聚力、组织力。在全局上,构建县乡(镇)村组户“五级联动”网格化管理体系,建立高效协同的预警指挥平台;在横向上,构建大区域联防联动机制,实现跨区域信息共享;在纵向上,坚持群防群控群治,规范引导广大群众和社会力量有序参与防汛减灾工作。
着力增强预演的实操性。开展灾害防御演练是全面提升应对灾害能力、减少灾害损失的有效手段。注重在“急”的一线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应急演练是做好各项应急准备的基础性工作,应充分考虑“三断”等极端条件以及“暴雨+山洪泥石流+河道淤积(堵塞)+河流(沟道)改道”等多种致灾因子叠加的不利情况,常态化开展综合演练,高效解决风险来临时“转移谁、谁组织、从哪转、转到哪、如何管”等问题。注重在“难”的一线强化物资保障能力。应急物资保障是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应急物资调运保障演练,完善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应急运力储备与调运机制,建立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前置应急物资储备库,切实提高物资调配效率和资源统筹利用水平。在“险”的一线检验队伍救援能力。抢险救援队伍是应对突发灾情的核心力量,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实战盲演,聚焦“人、物、险、防、救、责”六个环节,全面检验和锤炼救援队伍在面对突发情况下的反应速度和应急能力,确保救援队伍第一时间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着力增强预案的科学性。防汛应急预案是应急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预案的科学性、系统性是防灾减灾救灾的内在要求。预案需实事求是可操作。实用可操作是防汛应急预案的生命线,结合当地实际,完善不同灾种的响应流程和防范措施,统筹考虑“什么部门抓什么、什么时间做什么、什么阶段达到什么标准”,明确细化撤离路线、转移方式、避险地点等要素,有效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预案需结合实际常更新。防汛应急预案的关键要点在于其对最新事态的适应性,严格按照应修尽修、注重实用原则,盯紧预案实用性针对性不强、预警与响应联动不紧密、应急响应行动举措不具体等问题,及时调整完善,提升预案编制与管理科学化水平。预案需协同联动成体系。防汛减灾是系统工程,预案的制定也要从“单打独斗”向“协同作战”转变,建立跨部门、跨区域预案编制和联合修编机制,明确分类分级分区管控措施,使防汛应急预案体系成为层层嵌套的有机整体,确保在不同地区和领域中的应急响应能够有条不紊进行。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