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107
发布时间:2025-03-29
同志们: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最前端、最前沿。基层党组织是党心民心相融相通、互联互通最一线的哨点,村党组织书记便是这个哨点的守哨班长,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上可谓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新时代新征程上,基层治理对一线工作人员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思想要与时俱进、能力要与时偕行。
我们在这里举行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就是想全面提升基层村党组织书记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感召力、社会号召力,凝聚磅礴向上、攻坚克难的战斗力,团结奋斗、拼搏进取的向心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应有的贡献。下面我结合主题内容讲几点意见与大家共勉。
做政治坚定的明白人。政治坚定是实现政治实践、政治责任、政治担当的基本要求,一个干部在关键时刻能不能站得出来、危急时刻能不能豁得出去、考验面前能不能靠得住关键在于政治立场坚不坚定,政治态度明不明确,政治原则牢不牢固。要做到政治坚定,就要始终站稳政治立场,坚持政治正确,锤炼坚定的政治理想信念,淬炼崇高的政治品格。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始终同党中央对标对表,保持高度一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强拥护核心、维护核心、爱戴核心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强化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不断廓清思想迷雾,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补足精神之钙,注重学习新思想、新理念、新观点、新论断,做到思想清朗、行动坚定。
做脱贫致富的引路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群众富不富,关键看干部”,村支书身处基层一线,与群众打交道最多,也是最了解老百姓需求,最知悉“老乡”的冷暖,最清楚村级资源禀赋,要千方百计念好“致富经”,奏响幸福曲,引领老乡奔小康。要积极谋划打好乡村产业振兴“主动仗”,充分挖掘本地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地理文化等类型文化资源和“山情水脉”旖旎风光、“天蓝地绿”水木清华的旅游资源融合起来,促进“文旅+”深度发展,引导民宿发展,做强文旅这张名片,拓宽村民就业渠道。做大绿色“土特产品”这篇文章,以村集体经济做龙头,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开展有机种养殖业,打响“纯天然”绿色食品名号,打造出一村一品甚至一寸多品的产业发展格局,对接大型商超、酒店、新型农贸市场等渠道,发挥电子商务进农村便利性、高效性,促进农产品增销,在初级销售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农产品精细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不断促进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要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职业技能培训,人社、民政等部门,要结合市场需求,主动作为,主动担当,做好送“技”下乡职业技能育人,送人进“企”稳定就业,增强老百姓的就业渠道,既要富老百姓的脑子又要鼓老百姓的袋子。w
做服务群众的贴心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我们也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我们更能感同身受基层老百姓的所想所需所盼所愿。在服务群众过程中应当怀揣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炽热的心,真诚、真心、真挚的为老百姓谋幸福、谋利益、谋福祉。设身处地为我们的群众想一想困难所在、捋一捋冷暖所求,把老百姓的窝心事、揪心事、烦心事当做自己的事来解决,时刻把老百姓的诉求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多做些暖心事顺心事,当好老百姓身边的贴心人。主动走进老百姓家中嘘寒问暖,关心“财米油盐酱醋茶”,把党和政府的利好政策送到群众家门口“最后一公里”,引导人民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要掌握网络新媒体的运用,发挥好线上“问诊”的高效、便捷优势,通过开发村级政务APP、微信公众号、组建村屯微信群等方式,及时收集矛盾集合点,及时回应父老乡亲们的关切,促进线上线下治理相结合,做到纠纷不出屯,矛盾不出村,提高服务效能。
做办事公道的正派人。古人说,“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和平源于公正,公正源于道德”。基层一线直面群众利益诉求,正面和群众打交道,办事公道正派是老百姓对我们的基本要求,也只有做到公道正派才能最终赢得老百姓的支持和认可,才能赢得“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的赞扬。所谓无心生大用,在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处理矛盾纠纷时,心中要有一杆称,无心者才能无畏,做到不偏不倚,刚正不阿,也才能“称”出老百姓的满意度。要有一颗公平正直为民之心,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处事原则,坚持“帮理不帮亲”的行事准则,把公道正派贯穿始终,这样才能赢得老百姓的信任,在处理村级事务上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坚持秉公用权,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不能把公权当私用来谋取自身利益的工具。
做知法善治的当家人。古人讲,“以道为常,以法为本”“规外求圆,无圆矣;法外求平,无平矣”“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基层治理法治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准确运用法律手段和有机载体,以法治村进一步提高治理效能,进一步促进公平正义,进一步增进服务规范化,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抓手。村党组书记作为村一级的“当家人”,更要注重学法知法用法守法,用法治思维、法治力量指导村级事务治理,提升村级事务治理的现代化水平,一届接着一届夯实村级法治基础,用法律知识维护好老百姓的根本利益。要带头走村入户加强法治知识宣传,做到送法上门,普法入脑,学法用心,提高村民的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引导村民自觉用法治思维支持维护村庄的和谐稳定。在村级设立法律咨询服务站,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免费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和讲解服务。
做抓好党建的责任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要振兴,关键是把基层党组织建好、坚强。村党组书记作为村一级党组织的负责人,抓紧抓实村级党组织建设责无旁贷、义不容辞,是使命在肩的重要责任。要以党建引领,以党旗领航,促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全面发展。村级党建不能光是“纸上谈兵”,只坐在会议室里联系群众,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把党建做强在“田间地头”,做实在“山坡高地”,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充分深入群众之中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团结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调动好广大村民建设富强和谐美丽村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做好“后继有人”的培养任务,加强青年人才的储备,引导德才兼备的青年大学生、青年创业者等群体加入基层党组织,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和战斗力,紧跟时代发展需求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
同志们!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号角已经吹响,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落实,要抓牢重点工作,抓好责任落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牢固树立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的鲜明导向,以时不我待的精气神奋发前进,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应有力量。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