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554 | 发布时间:2023-09-08
在生态文明建设专题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
同志们: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入分析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深刻阐述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重大关系,为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下面,我谈几点体会。
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正确处理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从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入手,注重点面结合、标本兼治,实现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根本改善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系统观念,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有力措施,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同时强化目标协同、多污染物控制协同、部门协同、区域协同、政策协同,不断增强各项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正确处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生态保护修复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着力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新时代十年来,我们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科学布局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的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日益生机勃发。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努力找到生态保护修复的最佳解决方案。
正确处理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制度管根本、管长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着力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环境法律和制度建设进入立法力度最大、制度出台最密集、监管执法尺度最严的时期,为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提供了制度保障。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始终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持常态化外部压力,同时要激发起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全党全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
正确处理“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总书记强调,“我们承诺的‘双碳’目标是确定不移的,但达到这一目标的路径和方式、节奏和力度则应该而且必须由我们自己作主,决不受他人左右”。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正确处理“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瞄准既定目标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自主把握路径和方式、节奏和力度。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坚决扛起美丽中国建设的政治责任,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