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83
发布时间:2025-01-05
一、工作能力与态度方面
一是开展工作的胆量不足。部分干部在推进重大事项或复杂工作时,存在畏难情绪或畏首畏尾的现象,不敢直面问题,尤其在涉及利益协调或敏感事项时,回避矛盾,缺乏斗争精神。比如,遇到难啃的硬骨头,总是推给别人或拖延,影响整体进度。二是学习主动性不强。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政策时,学习意识不足,缺乏对政策文件、先进经验的深入研读和实践应用。尤其是年轻干部,对新知识的吸收能力有待提高,对自身能力的全面提升不够重视。三是勤奋精神欠缺。部分干部满足于完成日常工作,工作热情和精力投入不足。例如,有些同志经常比其他人早下班,对手头任务未尽全力,导致工作结果缺乏亮点。四是角色转变不够及时。一些新任职的干部未能快速适应新岗位的职责要求,对本职工作的认识不到位,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二、工作方法与效率方面
一是工作标准不高。对工作的要求仅停留在“过得去”,缺乏“精益求精”的追求。例如,在文件起草中,材料结构松散、论证不足,导致多次退稿。二是效率不高且缺乏效果导向。部分干部工作进展缓慢,未能严格把控时间节点;有些同志工作时流于形式,过于追求完成任务而忽视实效。三是推卸责任现象存在。对复杂或难度大的任务,有的干部倾向于“避重就轻”,或将责任推给下属和其他部门,未能体现出应有的担当精神。四是工作方式过于单一。部分干部在处理事务时手段简单,未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方法,甚至有时因方式欠妥影响工作效果。
三、管理与监督方面
一是监督深度不足。部分干部在分管领域的监督工作中存在流于表面的现象。例如,仅限于听汇报或看表面材料,而未深入实际了解真实情况。二是责任传导不到位。在管理过程中,对下属部门和干部的责任传导不足,未能将压力层层传递,导致部分干部动力不足。三是队伍管理不严。在干部考核、培养上,缺乏系统性规划,选拔机制欠合理。例如,对年轻干部的成长关注不够,未能做到因材施教。四是综合统筹能力不足。对多部门、多领域的工作协调性不够,分管领域工作推进与全局联动不足。
四、创新与改革意识不足
一是思路守旧,创新不足。部分干部在处理问题时仍然依赖旧有经验,未能结合新形势和新要求提出创新举措。例如,在文件审核中,过于拘泥于形式,未探索更高效的执行路径。二是先进经验转化不足。对调研或考察中学到的先进经验,未能结合实际有效应用,存在“学用脱节”现象。三是改革意识薄弱。在推动本部门或单位改革创新时,未能提出具有突破性的建议,缺乏开拓性思维。
五、团队建设与培养方面
一是缺乏“传帮带”机制。一些有经验的干部习惯于自己完成任务,而对年轻干部的培养指导力度不足。例如,文稿质量不高的现象长期存在,未能通过带教和分享经验解决问题。二是团队凝聚力不强。干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和协作,部分部门内部甚至出现了“各自为战”的情况,整体战斗力受到削弱。三是选人用人导向不鲜明。对干部的考核标准不明确,存在用熟不用新的倾向,削弱了团队的多样性和创新力。
六、信息与材料工作
一是信息报送质量不高。在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的信息报送中,存在条理性差、时效性不足的现象。例如,文稿内容未能精准抓住重点,导致上级批评。二是档案咨政作用未充分发挥。部分档案管理部门仅关注日常存档工作,而未能深入挖掘档案信息的价值,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参考。三是经验总结和推广不足。未能及时将省内优秀经验总结推广,导致上级对地方工作亮点了解不够。
七、党建与思想工作
一是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不够。在党建活动中,重形式、轻实效,与业务的结合点不足,影响了党建工作的实际价值。二是思想动态调研不足。未能及时了解干部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压力,特别是年轻干部,长期加班导致部分人对工作失去热情。三是党建创新不足。党建活动形式单一,缺乏新颖载体和有效方式。
八、后勤与服务工作
一是后勤管理不到位。机关食堂在伙食调剂、加班饭提供等方面存在不足,对干部实际需求的关注不够。二是服务意识薄弱。偏重对上服务,而对普通干部的基本需求关注较少。例如,在办公条件改善方面,未能及时解决基层反映的实际困难。
九、综合能力与视野
一是全局意识不强。在分管工作中,更多关注自己负责的领域,而忽视全局性问题。例如,对其他部门的协作支持不够。二是参谋作用发挥不足。未能结合自身经验提出高质量的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有效参考。三是视野局限性明显。缺乏对全省或全国大局的深入理解,工作局限于具体事务。
十、专项工作推进不足
一是调研不够深入。在调研中偏重“面子工程”,未能直面基层的真实问题。例如,调研点多为示范单位,而忽视落后地区的情况。二是督查工作针对性不足。过于关注发现问题,而忽视经验总结和推广,缺乏正向激励的工作导向。
十一、个人特质问题
一是急躁情绪影响工作氛围。部分干部在任务紧张时表现出急躁情绪,对同事批评过于严厉,影响了团队士气。二是沟通方式欠妥。在处理问题时语气生硬,未能通过柔性沟通取得更好效果。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