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某区全面深化改革重点工作情况汇报

浏览量:232     |      发布时间:2024-09-25

近年来,**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持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树立了示范标杆。在过去三年内,**区共开展国家级改革试点项目5项、省级改革试点项目55项,有效推动改革攻坚取得显著成效。一系列改革举措不仅解决了长期存在的体制机制难题,还在产业、空间和治理三个方面实现了全面焕新,取得了长足进展。

一、以改革为引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创新驱动,构建高效“创”链条。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整合创新要素,激发创新活力,旨在打造以科技回归都市为导向的翠柏里创新街区,探索形成以高新技术孵化平台为核心的“产学研”创新模式。引进**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等多个重点创新平台,成功孵化高新技术企业135家,吸引创新人才达到6200余人,形成稳定的创新生态基础。针对研发到市场的各个环节,设立创新配套项目,例如“科技创业坊”、中试基地、科技产品体验中心和知识产权服务中心。设立专项资金“智创贷”和人才子女特色班级,大力改造老厂房、旧楼宇,构建创意空间,规划发展五大产业园区,逐步形成“创意孵化—载体加速—园区落成”的创新闭环。

强化基础,提升“工业”效能。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推出工业用地焕新提效政策,累计盘活低效工业用地超过1.15万亩。全区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和亩均增加值占据全省前3位,并获评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区。构建智能制造“1+3+N”体系,推动“机器换人”和“企业上云”,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工信部试点。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荣膺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创新基地,信息服务业对GDP的贡献率已提升至24%。新技术、新业态和新场景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率先探索跨境电商出口新模式,连续五年产业总规模位列全市第一,直播电商销售额占全市网络零售额的38%,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75%。

优化服务,打造“商”环境新高度。以改革创新提升政务服务品质,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确保增值不增负担,简化企业流程。打造“商旅家的”营商环境品牌,迭代优化“11089”警企服务中心,梳理192项创新增值服务事项,推行“宽严相济、有温度”的包容审慎执法机制,建立1050项首违不罚、轻微不罚的执法清单。商事制度改革连续三年获得市政府督查激励,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率居全省前列,“一诺金石”获评省信用促进营商环境示范案例。推进制度型开放新举措,推动空港口岸贸易便利化,开通5条第五航权航线,打造“快捷通关”模式,“临空经济+自贸区”的联动创新做法被评为全省“一号开放工程”最佳实践案例。

二、改革引领拓新势,推进城乡一体化

机制创新,加速开发建设。创新开发建设机制,重塑区块开发和项目建设工作流程,深化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实施“沿江、沿路、沿山”三轴开发战略。组建由区领导牵头的9个重点区块开发建设指挥部,新设立项目评审中心及前期办,强调项目全过程闭环管理,组建大融资、大要素保障工作组,设立全省首个120亿城乡融合发展基金,实现财政与国资协同互动,推动千年古城等12个重点区块全面启动。整合城拆、农拆两支队伍,先行探索住房安置券制度,持续推进“百日攻坚,拔钉清零”行动,丁家区域成为全市连片拆迁样板。优化水利水务运行体系,组建区水利局和水务集团,开展全域治水攻坚战,全面构建防洪安全圈。

全面盘活,焕新乡村面貌。以新时代“千万工程”为引领推进乡村振兴,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如红色生态、水利示范、科技农业、体育运动、文化艺术等,涌现“舟游古林”“深溪骑行”一批典型案例。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资源配置向农村倾斜,总投资130亿元的四明山环线公路和大管网供水工程顺利开工,全市首创农村梳理式改造模式,推广宅基地改革政策,让山区群众行通达路、用放心水、住安全房。深化“扩中提低”改革,创新推出“共富十策”,组建省内首个共富基金和慈善信托,经营性收入连续三年位居全市第一,共富工作考核连续两年获评省级优秀。

试点引路,提升生态品质。率先在全省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打造全市首个、全省最大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制订全国性地方标准体系35个,启动建设**植物园(**山地园),龙观乡成为全国首个生物多样性友好乡镇,相关经验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区连续获评省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抢占“双碳”发展新赛道,全面推进屋顶光伏开发,启动“茶园光伏互补”项目,完成全市首笔林业碳汇交易,实施省内碳排放权核定及分配试点,成功落地国家级双碳绿色交易平台,拓宽“两山”转化的新通道。

点赞:

收藏: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