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在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调研座谈会上的汇报发言

浏览量:278     |      发布时间:2024-07-24

我社区成为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以来,始终坚持在组织领导、规划先行、红色传承、基层党建、高效运营上发力,找准建设路径,以“红色x,逸群故里”为形象定位,统筹好爱国主义教育和发展红色旅游两个概念,守正创新、笃行致远,在推动x社区红色文化传承示范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两区”建设中初显成效。

一、聚焦组织领导,激发统筹引领力。一是严密组织体系。成立由区委书记任指挥长、组织部长任常务副指挥长、熟悉项目建设的1名县级干部任驻点副指挥长,相关区直部门和x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同志为试点工作指挥部成员,下设基层组织建设、规划、资金保障等8个工作组,形成“1+8”组织领导体系。区委主要领导带头落实每月到社区现场办公1次以上的工作制度,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每周至少到社区了解1次负责项目推进情况。落实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召开区级、街道联席会议,解决突出问题,有序推进项目各项工作。二是坚持蹲点指挥。县级驻点指挥长蹲点指导,指挥部下设工作专班,明确专人常驻指挥部脱产办公。从区发改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农业农村局、x社区配备乡村规划师、乡村营造师、产业指导员、党建指导员、乡村监督员“五大员”,从985院校毕业生中抽调1名熟悉乡村规划方面的人才到社区开展工作,组建“5+1”工作小分队蹲点办公。三是实行目标管理。制定项目管理工作方案、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建立“一个项目、一个方案、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四个一”推进机制。制定x社区红村项目建设施工横道图,细化任务到部门,明确时间节点,实行“挂图作战”清单化推进。完善项目建设总清单,责任到人、倒排工期,按月更进度表,把建设目标划分到月,实行“一周一调度、一月一总结”的工作机制,确保项目高效有序推进。项目建设以来,指挥部先后召开推进会24次,现场调度会5次,听取红色讲解员现场讲解6次。

二、聚焦规划先行,激发定位驱动力。一是多方实地调研论证。择优选择市规划设计院承担规划设计工作,先后召开区级职能部门集中评审会8次。与社区党员干部、群众密切沟通联系,按照“点子群众提、规划专家做、材料就地取、事情大家干”的办法组织群众参与,组织社区居民代表召开会议4次,走访社区居民500余人次,充分听取社区干部、社区代表、党员群众意见。二是精准设计发展定位。紧紧抓住“周逸群烈士”这一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之魂,紧扣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围绕周逸群烈士陈列馆红色文化资源,研究确定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目标和方向,以周逸群烈士陈列馆为红色教育主阵地,以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为文旅发展主载体,打造“红色文化传承示范区和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三是科学制定实施方案。组织专班多次到x、x等地考察学习,区委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实地调研,组织宣传、党史、住建等部门论证研究6次,反复论证项目建设清单,认真制定实施方案。结合主城区实际,谋划党的建设类、红色文化传承类、便民服务类、集体经济类、基础设施建设类等5大类17个项目,同时紧盯辖区内现有红色资源,整合市区文旅、教育、住建等部门资金,实现资源整合、项目共建、成果共享。

三、聚焦红色传承,激发血脉牵引力。一是深挖红色资源。积极争取省市党史部门支持,组建党史研究、红色资源挖掘利用工作专班,共收集整理《红色x》《x起义关键人物周逸群》等红色书籍8本。深度挖掘x两次出师x见闻录、x旅部驻地等红色史实。拍摄《一生交给党--记双百人物周逸群》专题片,获全省党员教育电视片优秀作品,在贵州组织工作2024年第3期刊发。与第三方企业合作,开发设计关于周逸群革命烈士3D式沉浸式教育片,纳入红色党校教育基地培训和研学内容。二是赓续红色精神。充分释放红色资源“育人”效能,在中南门古城建设区委党校红色教育培训基地,以红色书屋、梵净书院沉浸式教育为载体,结合x烈士故居、东山抗日革命英雄纪念碑等红色遗迹,构建集精品课程开发的经典教学、缅怀革命先烈的现场教学于一体的多层次、高品质教学体系,年均计划完成中青班、科干班等11个基本班次教学任务,培训党员干部1300余人。在x一中初级中学、第五小学、逸群小学打造周逸群、贺龙等红色文化传承、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开展周逸群烈士陈列馆红色文化进校园、老院子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等主题活动70余次,将红色文化融入学生课堂,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在x街道打造街道党校培训基地,创新开展教育培训模式,举办党员干部“周五大讲堂”,年计划培训学习人次2000余人。三是多渠道宣传红色文化。市区联动,每周在中南门古城团结广场组织开展露天红色电影播放,每场人均观看人数200人以上。截至目前,已开展电影播放300余场次。组建流动放映队,开展红色电影进社区活动,将红色元素带入千家万户。整合陈公馆莞铜城市阅读空间资源,上架红色书籍500余册,不断延伸文化服务触角。针对中小学生编撰增印特色漫画书籍《革命的英雄党的楷模周逸群》3200册,开展全校共读活动。积极开展红军小学项目申报,2024年4月23日全国红建理事会正式将周逸群小学命名为“中国工农红军xx红军小学”。开展红色讲解员能力素质提升培训工作,培养红色讲解员12名。

四、聚焦基层党建,激发社区治理执行力。一是建强红色村级党组织。充分结合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目标和实际,整合盘活低效场地,完善社区综合服务站,打造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阵地,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着力建强社区党组织,社区工作者大专以上学历9人、占75%,培养后备干部4名,培育社区红色讲解员4名。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依托红色文化、乡村治理等资源载体,深入落实“一月一主题”党员活动日。建设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中南门商圈服务中心等阵地,完善逸群小学、x一中初中部、五完小等基础设施,提升社区服务功能。二是加强社区网格治理。深化中南门商圈市区联席会议,建设红色培育党支部,做优志愿服务,形成多元主体共联、多元平台共建、多元组织共商、多元资源共用、多元服务共享新型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社区网格服务站,深化“党建+”基层治理模式,整合驻村干部、包村干部、社区党员、网格员、党小组、联户长和群众骨干等力量,积极推进“多网合一”,织密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积极推行党组织建在网格上。三是促进城市品位提升。将红色文化与古城非遗传承、民俗展示、科普文化等元素有效贯通、一体推进,不断丰富红色文化内涵,推动试点建设整体提质、古城整体发展。中南门商圈服务中心建设以来,召开联席会议20余次,提供工商、税务等业务代办服务800余件,汇聚非遗文化专业人才36名,开展专业招聘会10余场,为中南门古城商家协助开展金融贷款5000多万元。

五、聚焦高效运营,激发发展内动力。一是党支部领头绘蓝图。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围绕“红色资源+社区集体经济+文旅融合”发展模式,盘活各类闲置资源,按照“尊重历史、遵循民意、群众参与”的工作思路,深入网格开展实地调研,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科学制定社区产业发展规划。二是建强社区集体产业。立足社区资源禀赋,发挥区位、资源等优势,制定《区x街道x社区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提质增效实施方案》。全面摸清家底,建立“三资”台账,围绕“合作经营、参股分红、出租盘活”三种经济管理模式,盘活利用闲置资产,采取“街道龙头企业(公司)+社区集体经济合作社”的股份制市场化运作模式,签订《产业发展合作分红协议书》,实现集体经济稳步提升。新增谋划建设x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停车场161个标准停车位、瓦窑河小吃摊位70个、日间照料中心1个(面积约140平方米)、盘活x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旁闲置楼房出租(面积约360平方米)、盘活琵琶湾闲置门店出租(面积约110平方米)8个集体经济项目,实现年集体经济收益达50万元以上。三是抓好项目管理维护。推动试点社区从“建设为主”向“建管并举、重在运营”逐步转变,建立红色教育以及社区基础设施长效运行管护机制,依托x街道集体经济公司,支持国有企业、社会资本在管理运营中发挥积极作用。统筹公益性岗位人员等作为管护主体,建立公示制度,明确管护内容、管护标准、质量要求、工作职责、奖惩措施等,做到管护主体和责任明晰,管护标准和规范健全,把试点村建设成宜居宜业的美丽社区,促进红色美丽村庄长远发展。

点赞:

收藏: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