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高校教师如何做到洁身自好廉洁从教研讨材料

浏览量:177     |      发布时间:2024-06-11

古语云:“水以清为贵,人以廉为尊。”廉洁,是个古已有之、恒新恒异的话题。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厚重历史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廉洁被不同时代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赋予不同的思想内涵,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哪个时代的名人先哲,他们所主张的核心理念都有着共同的特性,那就是尚俭戒奢、崇德向善、远离贪腐。岁月沧桑,急景流年,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国家都需要改革、发展和进步,都需要统治者和其他肩负使命的人去组织推动,都需要用风清气正、勤勉务实的作风来保障。

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就更需要我们加强廉政建设,通过无比坚定的信心和决心,保持“零容忍”,用“壮士断腕”的态度和力度,坚决同贪污腐败划清界限,正风肃纪,不断优化政治生态,让我们的党时刻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让我们的党员干部时时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持清正廉洁、自立自强、勤政务实、担当奉献的良好道德品行,投身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宏伟征程中,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那么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该如何做到洁身自好、廉洁从教呢?需要我们问源于历史和实践中寻找答案。

廉洁的内涵,我们在《说文解字》中能够窥得一见。《说文解字》曰:“廉,仄也。”从字面上看,廉本义为“堂之边”,引申为“清也,俭也,严利也”。廉洁历来被视作为政的基石,廉正清白是对官声的褒奖。我们的祖先在数千年的政治文明发展史中,积累了丰厚的廉洁文化遗产,崇德尚廉、廉为政本、持廉守正等传统廉洁文化精华,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借鉴。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廉洁文化是在中国社会与中华文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周礼·天官冢宰·小宰》提出了考核官吏的六项标准:“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这就是著名的“六廉”说。“六廉”说将“廉”作为为官者的基本要求放在首位。对此,东汉经学家郑玄说:“既断以六事,又以廉为本。”“六廉”说,把“廉”运用于政治考核领域,“廉”、“能”并重,得出了较为全面的评价官吏标准,成为中国传统社会官吏考核的基本思想与准则。到宋元明清时期,廉洁依然是当时社会和统治者所倡导和褒扬的文化,客观上对当时官员的自我约束起到了进一步的促进作用。明代流传的官箴中有“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公生明,廉生威”等内容。名臣于谦“日夜分国忧,不问家产”,“所居仅蔽风雨”。清官海瑞历任高官,家中却“萧然不啻如寒生”。清代于成龙为官时曾定下《示亲民官自省六戒》,提出勤抚恤、慎刑法、绝贿赂、杜私派、严征收、崇节俭六条戒律。他在“绝贿赂”部分写道:“夫受人钱而不与干事,则鬼神呵责,必为犬马报人;受人财而替人枉法,则法律森严,定当妻孥连累。清夜省此,不禁汗流。是不可不戒。”历史文献、文化经典、文物古迹中的廉洁思想,古圣先贤、清官廉吏的嘉言懿行,直观体现了我国历史上的廉洁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首历史,弘扬廉洁文化中蕴含的宝贵思想和文化资源,有助于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筑牢思想防线、守住廉洁底线,营造新时代崇廉拒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2024年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提出的明确要求。早在11年前,2013年4月19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历史上的反腐倡廉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2022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2024年4月至7月,为深入学习贯彻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经党中央同意,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这一重要文件的出台,旨在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确保全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在党纪教育全面展开时期,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用党规党纪校正思想和行动,增强纪律意识、提高党性修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早在延安时期为了严肃地坚决地保持共产党员的纯洁性,防止滋生腐败现象,党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十分重视廉洁纪律教育,多管齐下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一是教育导廉。延安时期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集中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结合、案例警示教育与模范榜样教育相结合,提高了党员干部追求廉洁、不用私人、多做工作、少取报酬的内在自觉。二是惩腐促廉。坚决惩处腐败,以惩促教,是延安时期廉洁纪律教育最有效的手段。1942年11月,毛泽东在西北局高干会上讲解斯大林《论布尔什维克化十二条》,指出“党必须经常改善自己的社会成分,消除那些腐化党的机会主义分子”。《解放日报》发布消息和评论,指出“在‘廉洁政治’的地面上,不允许有一个‘肖玉璧’式的莠草生长!有了,就拔掉它!”三是领袖示廉。党的领袖群体以身作则的廉政为民形象对延安时期的廉洁纪律教育起到了巨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毛泽东在延安杨家岭亲手开荒种菜,周恩来、任弼时被评为纺线能手,朱德背上粪筐拾粪积肥。中央领导和普通士兵一样,吃的是小米饭,穿的是粗布衣,住的是土窑洞……党的领袖群体严于律己、清正为民的形象动员感召着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四是制度保廉。1941年5月1日,经毛泽东加写和改写、中央政治局批准发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厉行廉洁政治,严惩公务人员之贪污行为”,强调“共产党员有犯法者从重治罪”。施政纲领不仅适用于陕甘宁边区,华北、华中各抗日根据地均可施行,纲领的施行使边区政府成为了“十个没有”和“只见公仆不见官”的廉洁勤俭政治模范区。

回首党史,通过筑牢思想防线、严惩腐败分子、建立健全法制等措施,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历史上矗立起了一座廉洁政治的丰碑。

新时代以来,不断完备的制度体系、严格有效的监督体系,使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中国共产党章程》把“清正廉洁”与“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一道,明确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把“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单列一款,强调“建设廉洁政治,坚决反对腐败,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任务”。《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紧扣廉洁自律主题,为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一个看得见、够得着的高标准。《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把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2023年12月,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全文发布,关于廉洁纪律增写1条、修改18条,进一步加强对党员、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党章党规党纪的新阐释新规定,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新时代廉洁文化的内容,赋予其强烈的时代气息,指引推动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实起来、强起来,不断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伟大实践进行深刻总结时指出,“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

廉洁自律是做人的风骨,反腐倡廉是时代给予的责任。坚守廉洁之志、守正党纪之本是对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进挺膺的新要求。不失理性、不染污浊,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作为高校教师和共产党员,我们要对“廉洁”持以更深刻和切实的理解。要牢牢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受“实践试炼”,行动要“守规矩”,将党纪学习教育和廉洁坚守自律牢牢结合,不仅要注重理论学习,更要紧密结合实际,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巩固学习成果。要在实际工作中,以党纪为准绳,规范自己的言行,确保权力的正确行使和职责的有效履行。正人必先正己,打铁必须自身硬。只有坚持把廉洁和担当相结合,在严格要求、严格自律上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躬行实践,把廉洁与实干作为身体力行的基本操守,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点赞:

收藏: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