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党课讲稿:践行“两山”理念走好绿色发展之路

浏览量:175     |      发布时间:2024-01-20

同志们: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9月7日访问哈萨克斯坦时对“两山”理论做出的完整表述。这一理论是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与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对新时代生产力构成要素变化趋势的深刻把握,也是对当代生态思维认知范式的创新与发展。下面,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两山”,走好绿色发展之路,我谈三点体会,与同志们共同交流。

一、习近平“两山”理论的出场语境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两山”理论顺应世界绿色文明发展的时代潮流,回应了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面临的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突出了人类追求“天人和谐”为目标的生态文明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生态保护的自觉。

(一)当今世界绿色文明发展理念的时代呼唤。“两山”理论反映了由单纯的经济增长到包括生态保护、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等在内的新的发展理念,顺应世界发展的新潮流。从工业革命到20世纪50年代,人们一直将社会的发展简单等同于经济的发展,并用国内生产总值(GDP)为核心指标作为社会发展的衡量标准。过去普遍认为GDP的增长一定会带来社会的进步,主张通过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来实现国家财富的货币化,忽视自然环境的修复费用,导致资源开发临近自然生态极限,产生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最终无法实现社会的真正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末,世界各国越来越意识到传统发展观念的缺陷,认识到生态边界以及经济增长的极限,开始出现以综合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为核心的第二代发展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进一步演进为以人类发展为核心的发展观,提倡社会的综合协调发展。进入21世纪,随着人们对生态与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入,生态发展观的理念在实践中愈发受到重视。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以高屋建瓴的战略眼光,提出了“两山”绿色发展理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生态文明观是针对生态危机、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社会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可持续发展观。要求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出发点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原则,以此来处理人与自然、社会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正面临越来越严峻的难题,迫切需要改变过去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否则将会产生更严重的社会问题。“拉美陷阱”就是人类发展史上的深刻教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丁美洲的巴西、委内瑞拉、乌拉圭和阿根廷等多数国家,面对战后重建、发展经济的首要任务,把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形成了以生产总值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念。这种发展观对促进经济增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也相应地带来两极分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诸多问题,导致一些国家长期陷入停滞状态。吸取这种世界现象的惨痛教训,2013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贺信中指出:“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

(三)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观念的现代转换。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中国传统哲学逐渐形成了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统一体的自然观。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就是“天人合一”观念。它把天、地、人看成宇宙组成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只有正确处理这三大要素,即实现“天时、地利、人和”,才能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吕氏春秋·审时》中“夫嫁,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就体现了在农业生产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天人合一”观念,它反过来也会支配和推动生产的发展,促进物质财富的增长。《荀子·王制》中也进一步提到:“万物得宜,事变得应,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则财货浑浑如泉源,汸汸如河海,暴暴如丘山。”“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主张在尊重自然环境整体利益的前提下,通过亲近自然、崇尚自然,达到“真人”之境界,通过节制物欲、“生道合一”融入自然。习近平总书记抓住“天人合一”中“重和”“贵和”的精髓,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形象的比喻来表达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关系,深刻认识到“人类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这是对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观念的现代转换。

二、习近平“两山”理论的生态思维

生态思维要求重新认识自然的价值,主张“自然—人—社会”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习近平“两山”理论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第一次用贴切形象的比喻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回答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现代性诠释,创新和发展了当代生态思维的认知范式。

(一)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相互协调的生态自然观。自然观是人类社会行为、价值准则、伦理观念的基础。马克思从人的精神与意识的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两个方面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同样,从实践领域来说,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马克思的这些论述表明,人与自然是一种对象性的共生共存关系。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的生产活动依赖于自然,人类需要从自然界中交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因此,人不仅把自然看作认识主体和实践对象,同时也把自然看作是人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源泉。“两山”理论在坚持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对象性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的前提下,重新诠释了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绿水青山”作为自在的自然存在方式,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人类社会存在的自然条件的总和。先于人存在的“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金山银山”是人化自然的表现形式,是人化自然向天然自然接近的一个过程,是人通过实践活动使自然界人化。虽然人类自身“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从本质上来说“人类归根到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在开发自然、利用自然中,人类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因为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是不可分割的,它们统一于自然界之中。自在自然是人化自然的基础和前提,人化自然是自在自然的特殊表现形式。我们在“人化”自然的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自然并选择合理的实践方式,倡导“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生态文明观,从而避免自然的“反人化”。“两山”理论在坚持自然本体论的基础上,将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同自然界的“自然化”进程相统一起来,进一步确立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协调了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之间的关系,实现了人化自然向自在自然的复归。

(二)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相互促进的生态发展观。生产力是人类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改造或影响自然以满足人类社会需要的力量。在传统的生产体系中,人们认为自然资源是无限的,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资源是无价的,可以无偿使用;资源是无主的,谁都可以采用;环境容量是无限的,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废弃物和污染物能够自我净化。在这种生产观念作用下,人类容易忽视自然资本要素的作用,产生不合理的自然生产活动。马克思扬弃了这一理论,认为“劳动的自然生产力,即劳动在无机界发现的生产力,和劳动的社会生产力一样,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马克思将自然生产力视同社会生产力,都是可以带来资本增值的生产力。自然生产力可分为单纯的自然力和人自身的自然力,前者主要表现为自然固有的:如草原生产力、森林生产力、耕地生产力和水的生产力等等,它们存在于无机界之中,自发而又有规律地进行着能量交换;后者指的是人自身的生产力,在马克思看来,它是自然生产力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因为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虽然人的本质是社会性,但也兼具自然属性。由此,马克思提出“一切生产力都归结为自然力”或“一切生产力都归结为自然界”的观点,揭示了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是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如何跳出“先污染,后治理”的非可持续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吸取马克思生产力理论思想精髓的基础上,科学又形象地提出了“两山”理论的中国方案,指出“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将生态资源纳入财富增长的生产过程之中,充分发挥自然生产力在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中的贡献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自然生产力的发展理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通过以“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为主轴,习近平的“两山”理论科学地协调了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生态经济系统中的自然经济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统一。

(三)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相互关涉的生态伦理观。随着人类自我意识的逐渐形成和成熟,在原始的天人合一、天人交感、顺天应物的观念中也逐渐分化出了天人相分、天人交恶、戡天役物的意识。在对自然的感恩、敬畏、臣服的原始意识中逐渐萌生了制天观念。人类在刀耕火种、伐木集居的文明创造中,开始一步一步地把自己与自然分离开来,这种分离从农耕文明时代开始,直到资本主义工业化的现代文明时代依旧存在。分离使得人类对自己利益的自觉意识得到巩固和加强,最终演化为人类中心主义。在此思想的指引下,人类的创造力得到巨大发挥,不断战天斗地,彻底改变了人与自然的状态,人类不再从属或依附于自然,逐渐演变成自然界的主人。当人类沉醉于对大自然的肆意掠夺中,大自然也开始了对人类异质化和疏离化的进程,从“顺天”的坦途走向了“制天”的险途,自然呈现出了“反人化”的趋势,人类逐渐品尝到自己亲手酿下的苦酒。资源枯竭、森林锐减、湿地破坏,热带雨林的逐渐消失,工业废气、废渣、废水的大量排放造成了环境、空气、河流的严重污染等全球性生态危机,威胁到了人类共同生存的家园。残酷的现实倒逼人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观。“两山”理论为处理人类生存家园面临的危机指明新的思路。“两山”理论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金山银山不能丢,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不能以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要将“绿水青山”置于“金山银山”之前。当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发生冲突时,“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人类的生存之本、生命之基,破坏了绿水青山,即使拥有再多的金山银山,我们也将面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境地。“两山”理论主张的这种发展观念和发展思路,是弱化人类中心主义,强化自然中心主义的表现,倡导从传统人类中心论向现代生态中心论转变,即在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同时,更加关注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人类不再是自然界绝对的中心,人既是自然之子,又是自然之友,人和自然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命运。正如罗德里克·纳什指出的那样:“与其说人类是自然的主人,不如说它是自然共同体的一员。”

(四)解放人类与解放自然相互统一的生态正义观。在关于如何实现人类解放的问题方面,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解放的实质,他指出:“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人类解放的实质就是人的主体性在现实世界中得到确立。然而人类的解放作为一种历史性活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马克思首先把创造现代工业的无穷无尽的生产力看成是实现解放劳动的第一个条件。人从自然力的盲目控制下获得解放的标志就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生产力水平标志着人控制自然力自由活动的程度,也标志着把自然降为工具、把自己提升为主人的程度。生产力是人和生产工具的结合,生产工具本身是为人所控制的自然力。人的主体性就在于受人控制的自然力改造盲目的自然力,这就是黑格尔指出的“理性的狡猾”之处。自由并不意味着人完全摆脱条件的束缚。生存发展的自然条件是人类历史永恒的前提,是人类生活的必需部分。自由只在于从自然力的直接、盲目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自觉地、充分地利用自然力。人从自然力的盲目控制下获得解放有以下表现:一是消除自然灾害的威胁。自然灾害是人类的天敌,水火灾害、毒虫瘟疫、地震火山等自然现象,无情地破坏人类的劳动成果,吞噬人的生命。摆脱自然灾害的束缚,意味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得到了巩固和扩大,人类的生存环境更加安全可靠。二是消除自然条件满足人不断发展的需要的匮乏状态。自然界虽然是人类生存的前提,但对人类的发展却始终处于疏远、冷漠的状态,人类的发展条件不是天然的,必须通过自觉活动去创造。三是消除盲目的自然力对人改造自然的报复,即摆脱人对自然的异化。生产力作为最基本的实践力量也有创造与破坏的二重性。人类为了从自然的奴役下解放出来,必须在控制自然力的同时控制生产力,必须能够控制人类自身。作为生态学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之一,“两山”理论是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思想的合乎逻辑的延伸。“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言简意赅地概述出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过程中所必须恪守的生态正义原则。人类的解放与自然的解放发生于同一个历史进程中,虽然人的解放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但必须适应于自然的解放程度。尤其是在全球性生存危机日益严峻的今天,人类的实践对地球家园的破坏已超出人类自己的想象,环境的破坏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就需要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重新审视解放人类与解放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两山”理论表明,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同时,应当克服这种索取的盲目性,要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爱惜自然环境,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中走弯路,实现改造自然界的“自由”。这要求我们要在认识自然方面重建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的统一的有机整体的观念;要在实践方面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提升人类自身实践能力,使人化自然符合自然的自然化进程,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三、习近平“两山”理论的价值指向

“两山”理论不仅蕴涵深刻的生态哲学内涵,也具有鲜明的价值指向。“两山”理论所追求的文明,不再是传统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而是生态文明。它要求确立人与自然共存、共生、共荣的生态理念,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良性互动。

(一)建设“美丽中国”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人历来就具有高度自觉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就提出了“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思想。20世纪80年代,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20世纪90年代,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战略。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科学发展观,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站在实现民族复兴的新高度,提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两山”理论对生态价值的科学阐释包含了建设“美丽中国”这一价值要求。主要包含三个层次:一是大自然和谐的生态之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根基,通过绿色发展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体系,“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二是人与社会和谐的生态之美。建设“美丽中国”必须遵循代际正义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不能“吃了祖宗饭,断了子孙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先进事迹中所作出的批示指出的那样,要“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三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之美。自然具有支持人类及其他生命持续生存的价值。人类在生产实践活动中,要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看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二)“环境民生论”的价值导向。“两山”理论中的“金山银山”立足于发展生产力,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丰富物质生活资料的向往。2005年8月15日,在“两山”理论的诞生地,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来到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调研,针对当地干部群众关掉小矿山,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失去方向感的困惑,习近平亲自给他们指点迷津,传授他们将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发展秘诀。他结合安吉生态资源丰富又毗邻大城市的区位优势,指引当地干部群众在“山水”方面上做文章,号召大家发展生态旅游,把绿水青山这块宝地利用好,就会有人“送钱来”。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余村人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理论发展思路,科学合理地规划生态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当地人民在守住“绿水青山”的同时,也实现了将其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设想。来到中央工作后,习近平进一步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指导贫困地区群众的脱贫致富。他启发人们在寻找经济增长点时要学会辩证思维,“要通过改革创新,让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带动贫困人口增收。”[14]在有生态优势的区域,要将生态资源转化为乡村工农业发展、乡村振兴、乡村旅游、美丽乡村等生态经济发展优势,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两山”理论中的“绿水青山”立足于保护生态环境,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享有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离不开干净的饮水、清新的空气和优美的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矢志不渝为人民谋福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奋斗目标。当前,生态环境特别是大气、水、土壤污染严重,这是我们建设美丽中国路上的几大挑战,我们要坚定推进绿色发展,扭转生态发展趋势,推动自然资本的大幅增值,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人民生活增长和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支撑点,让美丽中国的形象日益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使中华大地展现出一幅新时代生态文明蓝图:天蓝、山绿、水清、境美。

点赞:

收藏:

联系客服